校考简章 艺考头条 手机版

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评黄土地的镜像特色

作者: 立森艺术培训学校     发布时间:2020-03-26     阅读数:471

  是拔地而起的高亢悠扬的信天游,是刀砍斧剁般的沟沟壑壑,是蹬踏而来的春雷般的腰鼓,是静静流淌的叹息的黄河。这就是黄土地。如果说这是一个反抗买卖婚姻的故事,毋宁说是渗透了对人,对土地深深的爱和对光明执着追求的故事。

  黄土地的镜像风格不求清淡而取浓郁,不求变化而取单纯。将色彩、光线、构图和运动这四大要素统一在一起,拍出了那个近乎凝固的生活状态中的人们的挣扎与渴望。本片的摄影风格突出深沉与浓郁,导演与摄影师匠心独运,几乎每个画面都蕴涵深意,宏观看来又顺畅自然,可谓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下面分三个角度来分析影片的镜像特色。

  首先、色彩-----沉稳中的跳跃。无须多言,黄色是本片的色彩总调。是沉稳的土黄而非艳丽的明黄,在黄色中,有黑色的粗布棉袄,有白色的羊肚毛巾,有红色的嫁衣盖头。这些颜色在不同的段落给人迥然不同的感受。影片开始部分是用几个空镜头将陕北黄土地的千沟万壑呈现在我们眼前,既而是长长的迎亲队伍走在蜿蜒的土路上,褐黄色的土地,红色的迎亲队伍穿行其间,色彩的对比非常强烈。红轿子、红盖头、红衣红裤……组在一起却仅仅是黄土地上的蜿蜒一线,这土地其实代表了生活在它上面的人们,生命在凝固中缓慢潜行,透着麻木与绝望。而红色在这里是一种扭曲的顽强,给人莫名的不安。红色在穿土黑色棉袄的人们的映衬下更显脆弱。色彩蒙太奇的运用强化了视觉冲击力,造成了情绪上的跌宕起伏。

  翠巧的红棉袄、憨憨的红肚兜……这几处色彩的运用就更见导演立意之明确,要表现人们从原始的蒙昧中焕发而出的呐喊和力量,要表现愚昧和善良的人们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色彩在片中有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

  其次、光线------柔和中的激荡。本片的光线处理,以柔和为主。外景多用早晨、傍晚的光线,使土地呈现温暖之色。如顾青和翠巧爹赶着牛走在斧剁般的高原上缓慢行走,黑色的土地白色的天空,天地一片苍茫。画面意境的产生首先在光,在这里用明亮却并不刺眼的光线表现一种压抑,一种无声处的拔节生长,长久的柔和便成一种压迫,便会有宣泄之欲,便存迸发之势。内景用大量的散射光和柔光照明,以增强昏暗的感觉。柔和中的激荡在片中同样重要。腰鼓那一场戏,刺目明亮的阳光将翻身农民的欣喜表现了出来,整个画面明亮清晰,白色头巾、红腰带、红腰鼓红花红马……这是影片柔和光线一以贯之中的一次跳跃和激荡,表现的是新生。而在求雨那场戏中,同样的刺目明亮的阳光,同样的白头巾黑棉裤,光线同样强烈,激荡而出的却是精神扭曲的农民悲怆的呐喊,这是死亡,死亡了才会诞生。导演有意识的运用明亮的阳光构成大的反差,加强视觉印象,将那份挣扎与渴望表现的淋漓尽致,用光线为整部影片加上了浓浓的意境,“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构图与运动------朴实中的创新。影片欲表现天之广阔,地之沉厚,要表现黄河之水一泻千里,要表现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在构图上,用高地平线的构图法使大块黄土地占据画面主面积。如送别顾青那场戏,用长焦距镜头把人物放在渺小处,地平线很高,黄土地在画面中延展开来,望也望不到头,只留一线天,这里不仅仅是再一次的点题,更是要表现对土地的热爱,对现实的控诉。黄土地是汉民族繁衍之地,导演要表现一种厚重和安静,进而表达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传统风格的反思。

  朴实的画面后面是很有新意的镜头设置,为了营造一种深沉厚实的感觉,机位更多的采取不动的拍摄手法,通过演员的运动,镜头内部的有机调度,形成既有层次又有变化的视觉形象。拍黄土高原,拍翠巧爹和乡亲们麻木的脸,拍黄河水……更多的运用了“不动”的拍摄方式,以表现生命在过于缓慢与不变之中的麻木以及个体的不耐与反抗。腰鼓那场戏,摄象机真正的动了起来,镜头在欢快的人群中穿梭,与之前的“呆板”形成鲜明对比。电影是动的艺术,但未必非要动起来才能现出主题。“山之厚处即深处,水之静时即动时”。

  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回。黄土地是一部不朽,是第五代导演中领军人物的首度银幕合作。影片在很多领域都做出了尝试,极富表现性的把黄土与人密不可分的关系突现出来。该片在夏威仪国际电影节等多个电影节上获最佳摄影奖,成为第五代导演走向世界的开路先锋。

  黄土地是一部大气的影片,虽则在镜头上雕琢,却紧扣主题,通过色彩、光线、构图与运动将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深度反思现于画面,跃然眼中,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立即报名

相关阅读

我有艺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4008-776-226

工作日10:00 - 18:00

扫码下载App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