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简章 艺考头条 手机版

上海统考重点电影——《少年的你》

作者: 上海印象艺术教育     发布时间:2020-10-30     阅读数:395




《少年的你》由香港导演曾国祥执导,突破了青春电影恋爱、怀旧等常见套路,直面校园暴力,揭示社会现实,号召关爱青少年、抵制校园暴力。

故事的女主人公陈念是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同校女生胡晓蝶的跳楼自杀让她的生活陷入了困顿之中。胡晓蝶死后,陈念遭到了以魏莱为首的三人组的霸凌,魏莱虽然表面上看来是乖巧的优等生,实际上却心思毒辣,胡晓蝶的死和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次偶然中,陈念邂逅了名为小北的小混混,随着时间的推移,惺惺相惜的两人之间产生了真挚的感情。小北答应陈念在暗中保护她免受魏莱的欺凌,没想到这一决定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负责调查胡晓蝶死因的警官郑易隐隐察觉到校园里的古怪气氛,可他的调查却屡屡遭到校方的阻挠……

在第39届金像奖上拿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在内的8项大奖,周冬雨和易烊千玺分别凭借《少年的你》斩获最佳女主角、最佳新演员奖项。



l 偏向纪实的风格

《少年的你》表象上的故事是关于尚且年少的孩子,但其实内核直指的却是成人对世界的漠然。导演曾国祥在过去很多年里一直对青少年世界更接近原始生态的角力感到困惑,他想知道:人为什么会无故去伤害另外一个人?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之间如果存在某种联系,那个联系是什么?在这个世界里,是否还会有矢志不渝的爱、陪伴与支撑?《少年的你》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承载曾国祥的这些思考。


拍摄《少年的你》最为艰难的阶段是在前期的剧本创作时期。曾国祥没有更好更快捷的办法,他只能在最大程度上做到接近现实。因为故事有关高考前的中学生百态,他将内地可以找到的所有有关高考的纪录片都查阅学习过,还事无巨细问过剧组里其他内地同事当时亲身经历备考时的细节。

纪录片《高考》里的现实曾经对曾国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力。“在那样一个压力很大很大的环境里,我会替这些学生感到辛苦,那个考试只是你人生里面的一关,其实没有那么严重。我当然明白他们的心理,但还是会心疼。”


这些感触和纪录片里的氛围后来都被他放在了《少年的你》中,他请副导演专门找到了重庆真实的高中生来参演电影,让他们就生活在自己的镜头里,并且尽量给他们每个人独特的人格。在拍摄手法上,也借鉴了更偏向纪实的风格。

曾国祥和监制许月珍本来为《少年的你》选定了几个城市作为拍摄备选地,第一站他们跑去重庆,去了就觉得合适,再没去其他地方,直接在那个充满了高高低低起伏的山城落下了脚。

“我们想要营造一个比较压抑的氛围,因为这个戏里面的人物就好像都逃离不出一个地方似的。”此地的燥热与湿度也刚好符合某种青春的热血和燃。重庆极具特色的山城景致也增强了影像的现实感。



l 类型片的胜利

《少年的你》的成功更多也要用类型片的胜利来形容了。从编剧、制作到宣传,这群北上的香港电影人已经形成了一套被反复验证过的成熟班底。另外,《少年的你》在青春片的表皮下直面校园暴力等社会现实议题,拥有文艺片的风格,却有着商业片的逻辑和叙事。

在《我不是药神》成功后,越来越多国产影片开始尝试现实主义题材,《少年的你》也许提供了一个方向。


近几年,中国电影一方面在工业水准不断提升,类型不断丰富,题材不断拓展;另一方面,中国电影市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为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高质量电影提供了一个想象之外的巨大空间。

中国观众的品位和包容,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体量和开放姿态,都使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少年的你》《半个喜剧》《南方车站的聚会》《误杀》等,这些影片将社会现实与电影艺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收到很好的社会反响。



l 关于“融梗”的争议

现实题材电影《少年的你》无疑是成功的,有票房,有流量,有演技,还引起了社会对校园霸凌的关注,但同时,也让大家认识了“融梗”这个新名词。

电影改编自玖月晞的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该小说被指融了东野圭吾《白夜行》与《嫌疑人X的献身》的梗。也许你还不了解“融梗”这个词,与它同类的还有调色盘,洗稿……对于网络文学圈的人来说,它们排列起来却只有一个意义,笔直通往一个针对作品和作者的指控——“抄袭”。


融梗抄的不是文字,而是小说中的“梗”,即小说的创意、设定、桥段。比如《少年的你,如此美丽》被质疑,小说中人物的“共生”关系来源于《白夜行》,小说的起承转合又与《嫌疑人X的献身》相近,整个故事的氛围也有东野圭吾风格的痕迹。

“融梗“比洗稿还要高级,因为它在文字上与原著区别很大,借鉴的可以是情节,甚至故事演进的逻辑,线索的安排——它复制的是创意和智慧,而不是简单的文字。在这方面,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就做了阐释。


从字面意义上看,“融梗”比洗稿更加正面,距离“创造”似乎只有一步之遥。目前很多平台和原创作者对洗稿的打击,也才有那么一点点进展,但对“融梗”几乎无能为力。所以有评论者指出,《少年的你》即便原著被指“融梗”,也会安然无恙。

然而,洗稿在伤害原创,融梗同样在毁灭原创。当“文抄公”摇身一变成“善融者”,当“写作者的事,能叫抄吗”的窃书非盗逻辑大行其道,原创者注定会失落。对一个“创造者”来说,“融梗”是不诚实的;对“被融”的创作者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在网络文学创作中所谓“融梗”式的借鉴,也该被重新审视。


立即报名

相关阅读

我有艺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4008-776-226

工作日10:00 - 18:00

扫码下载App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