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简章 艺考头条 手机版

失败即成功 ——评《大赢家》中严谨人物形象

作者: 立森艺术培训学校     发布时间:2020-03-27     阅读数:640

《大赢家》是继《囧妈》之后,第二部在流媒体首映的院线级华语电影。虽没有引发相较前者一般的热议,不过在影像完成度及表达议题等方面,仍是值得展开讨论的。

 

电视剧导演出身的于淼,更能把握公众审美的最大公约数, 一定程度上将原作中的深意表达做了更为直观的大众表达。在这其中,核心的改编就在于主角形象的平衡。严谨的形象继承了原版的一丝不苟等性格特征,也改动了职业身份等外在因素,本土化的趋向与贴近达到了观众预期。

 

一,原生家庭的投影

 

严谨扮演劫匪的动作,完成了某称程度上的反派形象建立。关于家庭的切片展示,并未利用插叙等技巧充备背景信息,仅从三位家人的动作特征展开溯源。父亲形象保留了中国传统荧幕形象特征,饮白酒、正襟危坐等。同时加入了情景电视剧常有的角色反差,语言形态的诙谐化处理。在父亲应邀喊话的时候,坚持到底完成任务等表达传递出父亲身上单纯认真的秉性,这样的性格与严谨的人物性格保持一致。母亲形象相较而言功能性较低,较为刻板片面化。家庭的润滑剂,替子相亲等网络议题的直接参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严谨的家庭关切的缺失,或者说,家庭纽带的无意识伤害。

 

相比父母形象的建置,妹妹形象的设计便显得尤为突出。参与叙事时迟到的动作传递出对于家庭归属性的梳理,沉默的家庭聚餐侧证了这一点。妹妹崇拜严谨,所以帮助严谨完成抢劫任务。而关键的女生男声发声,则在最后的对峙焦灼段落,创造了家庭内部最大的戏剧冲突。一个家庭成员的无声与缺席,反推了严谨对于自我社会认同的强烈欲望。

 

二,恪守原则的背面

 

严谨名字是对角色最大特征的直接外化,也是关于本片赢家的讨论之一。在今天社会,做一个恪守原则或者说过度认真的人,是否能够收获群体认同。

 

影片在前半部分的戏剧建置,在于将人物引入困境。这种困境的搭建,核心便在于严谨“一根筋”的人设与群体的摩擦。和领导的关系在于对规则的坚守,还是对于人情的变通。家庭中一尘不染的家具,整齐无痕的床褥,马路上腰板挺直的身体姿态,一定程度上来自当兵经历的驯化。再切入一点,仍是对于规则的恪守。在坚持完成任务的主线叙事上,执拗性格完成了一次英雄形象的塑造,也是“一根筋”感染了原本抵触的身边人,并最终实现了大赢家的结局。

 

三,身份纠乱的映射

 

银行职员在电影世界中似乎成了一个小人物固定模板,在本片中格外加注了资本运作的螺丝钉属性。严谨的打劫银行动作的胜利,是一次个体对集体资本反抗的诙谐想象。

 

严谨退伍军人的形象来对抗整个演习中的公安系统,再次形成了巨大的反讽。在韩国版本《率性而活》中,主角初始设定虽是交通警察,不过仍隶属于警察系统。第一个反抗领导的动作,便直接对位了反抗权力阶层。而在《大赢家》中,则切换了银行职员,首要的对抗领导转换成了反抗行长。这样消解了主体叙事中个体反抗公安系统的尖锐度,将银行行长形象诙谐化与丑陋化,再次转移了观众的对抗情绪。

 

严谨在今天的社会语境下,是一个脱出群体的失败者。失败属性一定程度上来自于群体的某些优秀品质的缺失,如严谨身上的恪守原则等。在一次模拟对抗中,将这样的讨论装置在了一次情景化的舞台中,失败者成为了成功赢家。这是作者对于成功的再次定义,或者说,是对传统赢家概念的呼唤。


立即报名

相关阅读

我有艺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4008-776-226

工作日10:00 - 18:00

扫码下载App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