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近年来艺考趋势,
艺考生在艺考路上的竞争愈发激烈,
艺考政策也发生变化,
2020年的艺考形式也更加严峻,
艺考君认为这源于教育部更加注重
艺考生以文化课为中心的多元发展!
2018年年底,教育部发布了《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对2019年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提出一系列改革要求,其中就包括提高文化课录取分数线。
《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门槛,以未合并普通本科第二、三批次的省份为例,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在原则上不得低于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
因此今年各省份的提档线均有一定程度的涨幅,部分省份的艺考提档线甚至直逼本科线。
改革都有轻重缓急,2018年发布政策,2019年开始执行,于2020年后将会逐渐稳定,政策涵盖面积也会更广,各省份提高录取提档线是必然趋势。
近日,高考和高招新政频繁出台。部分省份公布了2019年的高招方案,一些省份还公布了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将逐步合并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录取批次,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分为本科、高职(专科)两个批次。
批次合并对2020年高考生的影响:
每年都有不了解学校、不了解政策,给报考带来重大失误。
原二本取消,新的二本批次线降低。二本与三本合并为一个批次录取,意味原二本线消失,新的二本线大大降低。上二本线的考生数量将扩大,原来略高于二本线的考生受到冲击最大,这部分人按原有二本、三本分开招生的时候,有机会录取到二本院校,即使报三本也可以走一所很好的三本院校。二三本合并后,这部分人再想读原来的二本院校就变得困难,即使在原来的三本院校里也未必会读到好学校、好专业。
三本上段学生受益大,可上二本院校。三本上段考生分数尽管不高,按原来二本、三本分别划线,只能上三本的考生,由于二三本的合并,现在就有机会读公办的好一点的二本院校。
基础差、底子薄确实是目前大多数艺术类考生文化课学习现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指的基础差不仅仅指的是艺术生的高中基础知识欠缺,还包括小学和初中的文化课知识。这一点一定要引起考生和任课教师的注意,千万不要回避这个问题。当今高考考的是综合能力,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
但是基础差、底子薄不是说艺术生就笨,就学不会文化课,如果这样理解是错误的。不会的东西我们补回来就是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任课教师在艺术生文化课的教学中,一定要知道艺术生知识的断层点在哪里,找到它!往往可能艺术生文化课学习的障碍就克服了!举个例子,如果让我们算一道高三政治上关于通货膨胀率的计算题,最后考生往往会出现不知道百分数是什么意思?这种情况在艺术生文化课教学当中屡见不鲜。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生开始学习艺术,其中不乏文化课特别优秀者,这一部分考生的文化课成绩基本在450-500分之间。
于是艺术生文化课的高考成绩就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广大的艺术生确实对文化课不感兴趣,如何培养艺术生文化课的学习兴趣呢?
这确实是当今从事艺术生文化课一线教学教师的一大课题,如果老师学不会这个知识点,你当然对它不感兴趣;反正如果你很轻松的学会这个知识点了,那你的兴趣也就来了!
最大的兴趣就是对未知充满好奇!那么这个就看你给学生提供的方法和技巧了。
艺术生文化课学习时间特点
时间紧、任务重,文化和专业两头顾
从复习时间上来看,艺术类考生与普通文化生有很大的区别,我们可以把艺术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概括为两个阶段:专业课考试前和专业课考试后,一般来说应届艺术生(复读生)大都是从6月份开始到校学习文化课,大概到8月份就到专业课培训学校去专门集训。基本上在校学习文化课的时间也就是2个月,而后他们就要随时奔波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到各省的专业联考、校考结束后基本上就3月底了。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艺术生在文化课学习上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出现了时间上的断层,也就是说艺术生在8月份到2月底这个阶段由于要学习和参加专业课的考试导致文化课的学习出现了“真空”。这个是艺术类考生与文化课考生最大的区别,与传统的高三三轮复习模式比较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一轮复习没学完,二轮复习赶不上,三轮复习学不会!”
每年艺术类录取率低的直接原因是艺术生文化课不合格,对于艺考生来说,留给他们复习文化课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文化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略文化课而一直学习专业课。
进入高三后,大部分艺术类专业会进入专业集训强化期,为了备战艺考而暂时放弃文化课复习,直到高三下学期才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复习文化课。
时间紧,任务重,如何高效学校文化课呢?
云课堂推出「文综课」复习课:
➡️高考历史入门技巧课
➡️高考地理入门技巧课
本课程被众多艺考生称为“艺考生文化课的救命稻草”与“逆袭神器”!
简单粗暴快速提分!
父母与孩子均可学习后做对相应的高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