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简章 艺考头条 手机版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厦门外国语料理卷北京电影学院艺考经验分享

作者: 橡果艺术中心     发布时间:2019-04-28     阅读数:553


微信图片_20190426154645.jpg微信图片_20190426155310.png



各位学弟学妹们好,我很荣幸能有机会与大家在这里分享我的艺考准备和考试经验。艺考准备六个月,备考四个月,真正赴考又只有两个月。在这短短半年里,高强度的训练与高压的考学就像是倍速播放的进阶版高三生活,短短几语实在无法道明整个艺考过程。这篇文章里笔者就以北京电影学院的制片与市场专业为依托,向大家传述我大致的备考思路。


我比很多同届的学生要幸运一些,较早就明白自己在大学想学习什么。高一高二的时候因为参加了几次校内和市里的话剧表演、短片拍摄,加之从小就对艺术的向往而坚定地走上了编导艺考这一条道路。


就像语文必考背诵,文艺常识是艺考路上怎么也越不过的重重山脉。北电所有专业的初试一概设置为文艺常识,所涉范围之广是想也想不到的。文学、艺术、历史是比较常规的类目,管理学院这两年考察了大量的逻辑题,一百道题目中逻辑题占比近一半。笔者备考前期花了大量的时间攻略文常,主要就是将老师指定的文常书籍反复翻阅,配上三四本习题巩固,下载几个背文常的app,每天保持一定的背诵量,再者关注时事热点,同学间时常交流加深热点印象,然后学好学校文化课,比如语文试卷中的语言运用基础题型里甚至都能看到一些北电文常的影子。在前期知识储备阶段个人的自觉尤其重要,学校都是自己考的,题目也该自己找的。没必要问文常的考试范围,毕竟几年前番茄炒蛋先放番茄还是放蛋之类的问题也赫然印刷在试卷中,保持对世界的敏感性,提高自身搜索信息的能力,多知道点常识总是没坏处。


今年管院报名四千九百多人,老师就用机读毫不费力地刷下了四千一百人,留八百余人参加复试面试。只要能挺进复试,拿证几率就达到1/6了。针对复试最好的办法还是练习,练习面试,悉知今年的热点话题。面试有专业的老师在考前进行指导,考生在未进行集训前所能做的还是尽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多关注几个评论公众号、关注微博热搜,把对热点的把握从知道上升为自己有观点有态度。老师们也会时不时在线上点拨,但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最后考生的思维层次,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了。接着就是把观点从脑中、从书面上提取出来转化为语言表达的练习,切忌纸上谈兵,把握好一切“说”的机会


复试一共三道题,一道时事题,一道专业题,一道英语题。英语题分数占比不大,但也是分,尽力而为。在考场上的每分每秒都是煎熬也是机会,或许老师们有些刁钻有些刻薄,但每一次的刁钻于刻薄又何尝不是你的进阶之石呢。守住自己的观点,立好自己的态度,得失心少些,赢的几率就大些。


艺考是一条蜿蜒曲折又看不清尽头的道路,自己走过了就知道是什么风景。穿过这条神秘的小路以后你会发现,最宝贵的不是那几张合格证,是你拥有的那段经历和蜕变后的自己。

 


相关阅读

我有艺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4008-776-226

工作日10:00 - 18:00

扫码下载App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