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简章 艺考头条 手机版

电影《霸王别姬》的视听语言分析

作者: 北京中视艺考     发布时间:2018-12-05     阅读数:4163

电影视听语言的特色表现 
  视听语言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其视听语言的运用,通过声音、画面、把小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作为了电影的主题,情节和感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再衬托以动荡不安的大背景,宏观和微观的有机结合产生了奇妙的效果。   

(一)色彩的渲染 
  该影片在色彩的渲染上主要使用了了黑、红、蓝三种不同的色调,一直贯穿影片始终,并且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事件有不同的色调。例如在影片的最开始则使用了黑白色调,因为小豆子将面临被母亲卖掉的命运,黑白色调的运用也暗示了程蝶衣一生命运悲惨的开始,用此色调意义深远,在影片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影片对于红色的运用也是另一亮点。尤其是文革时期,红色本该是象征着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铭记的神圣色彩,在这里,红色却显得令观众触目惊心,无论是象征革命的红旗、红袖章,还是菊仙上吊时的红色衣服、红蜡烛,都充满了讽刺与无奈,增加了些许悲怆与冷漠的意味,各种感情的混合也使影片的文化蕴涵更为丰富。 
  本片中也有不少蓝色的运用,主要是表达主人公内心的悲凉和落寞。在蝶衣受到小楼的“背叛”后,最终还是去找了袁四爷,那场戏中就是以蓝色为主,蝶衣手中的那把剑通过反射原理发出幽蓝色的光,那是蝶衣对小楼娶了菊仙的悲伤和绝望。而在他离开袁府遇上日军进城的一幕中也是呈现蓝色的背景,这种不同色调的运用足以衬托出特有的气氛,更是体现了人物内心当时的悲凉。

(二)京剧及乐器的衬托 

timg (1).jpg

  电影全篇大量使用了京剧中乐器班的配乐,不仅更加浓郁的体现出了民族传统韵味,也使得声画关系的配合、对影片主题的揭示都更深一层。在开始时戏班师徒抓小豆子拜师时的京剧声暗示了小豆子已无法改变自己戏子的命运;在小四抢戏的环节,台前京剧声的响起与其说是故事中的原声,不如说更是为了表现段小楼难以抉择却必须抉择、英雄末路的配音,虞姬的唱腔一直在耳边萦绕,却不是程蝶衣而是他认真栽培的徒弟小四的声音,更是增添了对今昔对比和对苦涩的现实的渲染。在“太庙大火”的场景中,沉重的打击乐声错落有致地响起,使我们的心头也饱受着和主人公一样的精神摧残。在菊仙自杀的时候,菊仙在空中悬挂的画面配着程段二人撕打发出的吼声和“听奶奶讲革命……”的歌声,使故事具有了荒诞色彩,而广播中的歌词“却原来,我是风里生雨里长”暗暗包含了对菊仙一生的概括,更使故事具有了悲凉感。 

(三)画外音的配合 
  电影可以通过画外音的配合来调动观众的感官、感染观众的心灵。如在影片一开场即出现的“卖子”一段戏里,就非常成功的运用画外音感染了观众。一处是影片一开始艳红抱着小豆子来喜福成科班学戏,当关师傅拒绝了小豆子以后,艳红怀里夹着儿子大步走到当街,拿过磨刀师傅戗好了的菜刀麻利果决地毅然斩下小豆子的六指,在此之前导演仅仅通过两声“磨剪子来戗菜刀”的画外吆喝声来做暗示性铺垫。另一处是在小豆子的六指被斩断之后,母亲又将他裹挟回喜福成科班。画外响起苍凉的京剧“夜深沉”的曲牌声,而画面上伴随这样的弦乐声的是哀嚎的小豆子被强扭着在香案前给梨园行的祖师爷的神位磕头,并被强迫着用血淋淋的小手在卖身文书上按押。按好手印后艳红随即离去,仅仅几秒后镜头移到门口时已经不见了艳红的踪影,这暗示着小豆子被抛弃的命运,也为他一生的依恋铺垫了最基础的恋母情结。屋内,气氛压抑灯光昏暗,而屋外却正是漫天飞雪,这种写意式地渲染剧情气氛、借以传达母子间生离死别和此时此刻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的印象化创作手法使得观众感同身受的融入到小豆子的精神世界中,铺垫了观影的情绪。 


相关阅读

我有艺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4008-776-226

工作日10:00 - 18:00

扫码下载App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