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简章 艺考头条 手机版

播音新生必读:播音发声口腔共鸣的训练!

作者: 刘亚涵     发布时间:2018-03-30     阅读数:697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越在嘈杂烦乱的地方,我们说话也就越大声,结果常常声嘶力竭,自己嗓子都快要哑掉了,但是别人未必听得很清楚。

其实真正会用声的人呢,使用在声带上的能量只占总能量的1/5,而4/5的力量用在控制发音器官的形状和运动上面。在产生共鸣的过程中,共鸣器官把发自声带的原声在音色上进行润饰,使声音圆润、优美。科学调节共鸣器官可以丰富或改变声音色彩,同时起到保护声带的作用,延长声带的寿命。

发声中,多采用中声区,也就是平时说话时你感觉最舒服的状态,而中声区主要形成于口腔上下,这就决定了用声的共鸣重心在口腔上下,以口腔共鸣为主。除了口腔共鸣为主之外,胸腔共鸣是基础。 要想声音圆润集中,需要改变口腔共鸣条件。发音时双唇集中用力,下巴放松,打开牙关,喉部放松,提颧肌、颊肌、笑肌,在共同运动时,嘴角上提。可以通过张口吸气或用“半打哈欠”感觉体会喉部、舌根、下巴放松,这时的口腔共鸣会加大。在打开口腔的时候,同时注意唇的收拢。


今天我们就先做一些口腔共鸣的训练

1

口腔共鸣训练

口腔共鸣发声最主要的一点,是发声的时候鼻咽要关闭,不产生鼻泄露。

通过下列练习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基本都是以开口元音为主练习:

ba da ga pa ta ka peng pa pi pu pai

 

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准确的叫法是第一声 阴平;第二声 阳平;第三声 上声;第四声 去声。我们在进行声音训练的时候,多用阴平声调进行,这样有利于体会声音和气息。

 

词组练习:

澎湃 冰雹 拍照 平静 抨击 批评

 哗啦啦 噼啪啪 咣啷啷扑嗵嗵 胡噜噜

 快乐 宣纸 挫折 菊花 捐助 吹捧

 

绕口令:

山上五株树,架上五壶醋,林中五只鹿,柜中五条裤,伐了山上树,取下架上醋,捉住林中鹿,拿出柜中裤。

练习共鸣腔是大家学习朗诵播音的基础,对于很对需要演讲的职业也有很大帮助。所以大家一定要勤加练习。

播音艺考学习和练习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私信问刘老师。



相关阅读

我有艺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4008-776-226

工作日10:00 - 18:00

扫码下载App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