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艺术生,我们经常会被别人问到,搞艺术有什么用?学那些以后能有饭吃么?!
每一个艺术生大都会遇到这样的情景,诸如和爸妈一起去串门,走亲戚,聊天中问到学习近况,听说是学艺术的,不管是眼神还是语气上就感觉好像就低人一等,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偏见呢?
经过艺考考上了大学,本科;重本;艺术学院,多少还是会被当做标签,是成绩不好走偏门考上的大学等等,仿佛凡是跟艺术挂钩的都是低劣的,不受重视的,不入主流的,,
那,实际上呢,学艺术到底有什么用?!
和小编一起来探索这个在艺术生心中一直绕不开的话题:
艺术有什么用?
我们听过了太多答案,
今天分享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
周海宏的演讲摘录。
关于学艺术有什么用?
没有见过比这篇更深的见解了!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 周海宏
艺术有什么用?
就如问别人:“为什么要喝酒”的性质是一样的。
长期以来,艺术在中国
只是饭后茶余可有可无的东西。
我们应该很熟悉:现在很多家长的
成功育子经验:只顾学习,孩子的时间表上
一切和升学考试无关的东西都去掉,
没有艺术、没有游戏,没有交友、没有自由……
数数、背小九九,甚至背元素周期表,
充斥着童年,这样的早教:
是赢在起跑线,输在终点站。
因为,你剥夺了孩子感性素质的发展机会。
体验幸福是需要素质的
物质水平提高了
却不一定能地懂得感受幸福
人有两大心智能力:
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
理性的代表是科学;感性的代表是艺术。
科学征服了世界,艺术美化了世界。
科学与艺术,二者犹如鸟之两翼。
重视理想,忽视感性意识发展的结果,
会使人一生的幸福化作泡影。
为什么?
因为一个人想要获得一生的幸福,
不仅要拥有获得幸福的生活条件,
还要拥有体验幸福感受的能力与素质。
体验幸福,是需要素质的。
一个人想要获得一生的幸福,
首先要拥有幸福的能力。
一个细腻、敏感、丰富的人
比一个枯燥乏味、麻木不仁的人,
生命品质要高得多。
未来将是“雅者为王”的时代
如果你不重视艺术素质
就会像如今学识不高却想成功一样难
有人说,连获得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都没有,
怎么谈幸福生活的感受?!
连“苟且”都还没闹明白,还谈啥“诗和远方”……
那好,咱们谈谈“功利”!
感性素质的艺术教育到底有什么用?
大家现在所谓的成功,不就是升官发财嘛!
咱们就讲发财,不怕俗!
过去,国货和进口货之间明显的差别:
咱们的产品外观难看、工艺粗糙,使用习惯反人性。
从哲学高度来看,本质是啥:
感性的素质低。
产品的品质,由两种质量构成:
功能性的质量,解决实用问题。
一个杯子能把水喝到嘴里,这问题就算满足了。
感性的质量,也就是审美。
用这个杯子喝水,爽心悦目,永无止境。
实用与审美相加,才是一个产品的全部品质。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能把水喝到嘴里的破杯子——有一点设计的杯子——有一点好看的杯子
这过程中,提升的不是功能质量,提升的是感性的质量。
产品价格的增加,产品附加值的翻番,
不是功能发生了变化,而是体验发生了变化。
我们很多企业家,由于他自己的感性素质低,
产品的升级换代啥意思吃不透,死磕功能性,
不懂审美性,不舍得在感性品质上增加成本。
结果是你的产品换了代,但是并没有升级。
特别遗憾!
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的区别不是功能的不同。
哪个山寨货没有强大的功能?
奢侈品和日用品的功能是不是一样的?
但使用体验一样吗?!
苹果靠什么征服了世界?
苹果的核心竞争力,
就是把技术变成了艺术,让产品成为作品。
它的核心竞争力,是感性的智慧。
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自乔布斯死后,苹果的特色不是特别突出了。
若老乔活着,苹果6的天线不会这么难看;
若老乔活着,苹果7的摄像头恐怕也不会那么高。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
我们服装建材、美容化妆、装修装饰、
汽车手机、酒店医院,
凡是需要感性品质的地方,都更相信外国产品,
甚至把高端产品拱手让给国外企业。
这正是因为没有好的设计,缺乏体验感
我们必须从深层分析国民素质的原因。
21世纪中国开始全面迈入了小康时代。
小康时代,是感性需求全面升级的时代!
小康经济是感性经济,
因此这个时代企业家的感性素质,
对整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是生死攸关的影响。
什么是叫生死攸关?
波导死了,华为活了。
还记得波导手机吗?那个“手机中的战斗机”?!
功能够凶悍吧,都“战斗机”了!
上千万的研发费投进去,
几个亿的生产销售、广告资金砸进去,
由于外观丑到没朋友,使用不人性化,死了!
营销人员、广告公司从业人员
感性素质低,艺术修养差,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
但是企业家的感性素质、艺术品味也低,
采纳了这个创意。
最后几个亿的广告费投进去,
就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波导是一个很low的产品。
过去几年,我几乎每年去一次华为。
在一次我给华为研发高管团队的讲座上,
华为的高管说:华为当年出一款手机,
小样打出来发现,
长度比设计长4毫米,厚度厚了2毫米。
可以想像,这手机还能看吗?
这就是因为每个环节的人
都不把感性品质当刚性要求。
华为说,我们是工程师文化,华为员工97%出身理工科。
这其实就是我们的教育存在缺失。
不是因为你是工程师,学的是理工科,
而是因为工程师和理工科教育,
严重缺少了审美和艺术的教育。
后来,华为决定
把产品设计中心放到法国,
把质检中心放到日本。
高层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症结,
但手上的员工缺乏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素质,
教育就有先天缺失啊……
后来,我曾经收到华为一款土豪金的手机,
拿到后发现没有LOGO,问高管“为什么”。
他说这种金属拉丝表面背后印LOGO特别不好看,就没印。
我当时立刻点zan!
因为华为能够为了好看而不印LOGO,
可见他们把感性品质放在了怎样的高度。
但不得不提的是,这位高管的补充:
这是因为我们的外国员工一致反对。
那么,为什么反对的不是国人呢?
我们也要反过来讲:
如果高层没有一致共识,没有接受过审美教育,
又怎么能够接受这样的创意呢?
企业家分为三代,每一代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代,在改革开放时率先下海的这一代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勇气。在那个时代,只要敢干,就能挣钱。
第二代企业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理性。
第三代,是以乔布斯为代表的,具有很高艺术修养、审美品质的人,是他们引领了这个时代的未来。
我提醒各位:也许,你们已经赶上这个时代了。
如果在未来,你们缺乏艺术修养、感性智慧,
你还想取得成功,
你所遇到的困难是和这一代没有受过像样高等教育的人遇到困难是一样的。
记住,感性素质低的人成功难。
缺少艺术教育的人幸福少
缺少艺术教育的人成功难
缺少艺术教育的人破坏大
有的老板开餐馆,越开越亏,
到死都不知道为什么……
其实就是因为门口
两个迎客的门童塑像太难看了。
一个人能把这么难看的玩意放在门外,
就可以想象门里的脏、乱、差。
为什么我们国家服务行业水平普遍偏低?
但凡是任何一个环节上的人,
有一点点感性的要求,都不会导致这种结果。
但遗憾的是,每一个环节的人,都没有要求。
一个人连自己都没有感觉,
怎么能体验到你的感觉。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到处都糊弄事。
我们国家当前面临如此可怕的环境问题,
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全民感性素质低。
特别是历史上,
我们把大量感性素质低的人提到了领导岗位上,
我们需要从根上去解决这个问题。
记住,感性素质低的人破坏大。
出路在哪里?毫无疑问,提升全民族的感性素质。
如何提升?请注意,
感性素质的培养,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
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个感性素质低的民族。
我一直认为中国当下如此可怕的环境问题,
是和我们半个多世纪以来压制人对美的愿望,
否定艺术审美功能的一种报应。
如果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能够持续30年强化艺术教育,
培养出一代热爱美,热爱艺术的公民来,
我们现在苦恼的很多问题都不存在了。
但是遗憾的是过去30年来,
我们仍然不是这样做的。
在当今社会,中小学
还是动辄就停音、体、美这样的课程。
艺术能够培养我们的感性素质,
提升感性智慧,美化我们的生活。
它是推动人类感性文明发展,
人类在生活当中不可替代的职能。
这方面职能在中华大地上被大大忽略,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被压制了。
缺少艺术教育的人幸福少。
缺少艺术教育的人成功难。
缺少艺术教育的人破坏大。
改革开放初期,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个口号迅速传播,通俗易懂。
让我们国民重视了科学,重视了理性。
我也想发明类似传播的话,让大家重视艺术:
要想成功幸福,从小热爱艺术。
这就是为什么我到处去呼吁,
让我们全社会都来重视艺术,
重视艺术教育,
重视各类艺术素养。
特别是在座各位精英阶层,
你们是这个国家发展的引领者;
特别在座各位年轻人,你们决定着祖国的未来。
看到这里,小编觉得真的开始有学识之人开始正视这个问题,现在艺术生考大学文化分也在逐年提高,也正是因为有一群人的努力在提高整体国民艺术素质,以后的艺术生一定是代表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结合,是一种强大的社会生产力的体现,也是未来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群体,艺术生,再不要觉得学艺术没有用,属于艺术的时代正悄然来临,属于我们艺术生的时代也必将到来。
如果还有人问你,你们搞艺术的有什么用?心里不要着急去表达,在社会发展的形态中,代表着low的群体是望不见艺术的社会功能,而我们正朝着积极,正面,极具活力而美好的艺术和技术的领域奋进,去体验一种感性而随和的人生。
艺术生,我们搞艺术的有什么用,你们怎么说呢?~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橙色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2365号-1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