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点2017重点考
2018高考更要考
高考是高校选材育人的第一道关。高考考什么?绝不是简单地考大纲、考教材、考知识。中国的高考,在大纲之上、教材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纲”!
2017年高考,就是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在以下三点内容上进行了重点考查。
重点考查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向心力”,树立“四个自信”
太长不看版:
四个自信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今后的高考将更加凸显“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
语文的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政治、历史、地理试题的背景材料,将更加侧重从优秀文学作品和历史、现实积淀中,精心选粹饱含人文精神与时代气息的素材,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
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学科的名篇默写中,荀子《劝学》、曹操《观沧海》等呈现出自省好学、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古诗文阅读中,赵憙忠于职守、忠于国家、勤政爱民,许将为官有方、护国有节,他们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楷模,在当下也是立德树人的榜样。
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坚持价值引领。一方面,注重从生活中选取典型事迹,感染触动学生,另一方面,又聚焦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性分析社会现象,达到情感与理智的交融,坚定理想信念。
2017年高考历史学科着重考查唯物史观,通过古今中外对比,指引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2017年高考地理学科注重通过人地协调观,传递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017年高考其他学科也在试题中全方位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如数学以前人智慧和贡献、我国科技进步为素材设计试题,弘扬我国历史文化、展现发展成就;英语渗透中外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国际视野。
重点考查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向心力”,树立“四个自信”
太长不看版:
今后的高考将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考查。
名篇名句、历史典故、各类遗产,考生们不能临时抱佛脚地去背,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去亲近、熟悉。并且把传统文化学习作为语文等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解:
2017年高考语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材料,突出语文学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鲜明特点和独特育人优势。
中国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以中国诗词大会为情境主题,以诗词为桥梁,激发学生共鸣,要求学生思考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培育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弘扬者。
还有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为载体,通过人文景观去考查其蕴含的地理规律、特征和过程,引导学生感悟和谐共生的人地关系之美。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橙色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2365号-1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