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艺考”已步入误区和盲目!
小编转给大家看看,有什么观点都可以在底部评论区中提出哟!
一宗罪:各艺校90%毕业生改行
近年来,“艺考”连年“高烧不退”,今年各大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更是再次升温。
据《北京考试报》的一组数据调查显示,全国各大艺术院校表演系毕业生70%因为就业不理想选择了改行。
而实际调查发现全国各大艺术院校90%学生毕业后选择了改行,许多人悄然退隐幕后,甚至许多人选择了卖电脑、摆小摊、卖麻辣烫等个体经商等行业。
二宗罪:考入艺校就是大明星
虽然“中国式艺考”背后竞争“惨烈”,但做“明星梦”的考生依然不少,许多考生认为考入艺术院校自己离成名或明星距离不远。
人人以为上中戏、北影等艺术院校就是明星这种观点其实大错特错。考上北影,只说明你是个北影的学生,甚至连个准演员都不是。
许多考生以为考上北影就踏入明星行列其实错了!就读时只是学生,就读期间参演过影视作品才能称为“准艺人”,如果毕业后接拍更多的影视剧才能叫演员或“艺人”,如果演艺星级指数达到9级以上才能勉强置身明星之列。许多考生也正因为自身步入观念误区,考入艺术院校后梦想折戟在现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屡次碰壁之后悄然选择退出影视圈。
三宗罪:艺术市场供大于求
一方面,众多家长不惜重金赌本,替孩子报专业辅导班打造孩子的艺术梦;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的艺术市场明显供大于求。
许多艺术院校学生毕业后屡屡碰壁求告无门纷纷歇业,加之“北漂”、“横漂”等群众大军势如潮水,竞争非常惨烈。
各地艺术院校至少可以停招五年没有影响并非危言耸听,中戏、北影等各大艺术院校也应该本着严进严出优胜劣汰这一原则无须扩大招生比例。
四宗罪:报考门槛低就业难
中国电影产业的增长加速,也无形中推动了电影相关专业背后的招生热。与之相比,美国艺考报考门槛高就业难但艺考并不拥堵。
美国教育专家皮特·斯蒂文斯特坦言,美国学生对影视类专业的热情不高,远无中国艺考热情高涨。
仅以美国知名的影视类大学举例说明,纽约电影学院对本科学生就明确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经验,在申请材料中最好附上自身相关作品。而美国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影视学院等也有类似的要求。
报考艺术专业的考生,要交简历、成绩单、照片和三封推荐信——其中一封必须是以前参与艺术作品时领导人的推荐信,另外两封也应该是对考生很熟悉的艺术教师的信。
此外,所有的学校对学生不仅有着较好的艺术背景要求,就连平时的成绩也必须好,对高考成绩的要求更是苛刻。
五宗罪:中国式艺考=娱乐秀场
相比美国影视艺术院校招生背后的冷淡,“中国式艺考”则有些热情过度,各色明星梦背后上演着一幕幕看似狂欢的娱乐游戏。
“围巾哥”吸引媒体注意后名落孙山,而后众多“明星脸”考生相继现身媒体镜头,而北影有关考生整形和“拒绝整容”有关的话题更是让媒体之战硝烟四起。
一时之间,“中国式艺考”展现给我们的更多的不是综合才艺,而是与选秀和选美有关的娱乐游戏。
在此情形下,众多的考生幡然上阵,展开服饰、外形和小聪明的比拼,一幕幕明星梦中疯狂上演另类狂欢。
这些考生显然陷入了又一个误区,如果过于时尚,考生把自己扮演成另类、酷的角色或者是lady gaga的雷人状态,反而势得其反。
与“中国式艺考”相比,耶鲁大学戏剧学校可以说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地方。
耶鲁大学戏剧学校的考官更看重学生的资质和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注意他们的外形和小聪明。尽管艺术才能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官考在看人时更看重考生的特点和专长,注意学生的多元化组合,绝非夸张化千篇一律的常态,相比之下,卓而不群的优秀考生更容易脱颖而出。
在“中国式艺考”面前,其实考生更应该注意综合才艺表现。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橙色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2365号-1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