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电、中戏、上戏、苏州大学......这些学校的表演或者播音主持专业,可谓是万里挑一,考上一所都不容易。而广东华侨中学的“校花”李秋曈,却通过了八所学校的艺考,堪称“考霸”。
她从小就多才多艺:学过多年的舞蹈,小学阶段就通过了钢琴十级考试,后来因为兴趣又学了两三年的吉他,平时喜欢抱着尤克里里自弹自唱,是学校的外联部长,参加过校园歌手大赛,还担任过学校各种大型活动的主持人。
李秋瞳曾说过这样几句话“不少人觉得艺考生就是不好好学习,成绩不好的,因为高考文化课要求低,所以去艺考。但事实上,艺考丝毫不比高考文化课考生容易,绝大多数艺考生是为了追寻心中的梦想走上这一条路的,并不是为了逃避文化课考试的竞争。学霸也好,艺考生也好,每一个拼尽全力追寻梦想的人,都应该值得尊重。”
艺考生并不是什么特殊群体,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普通学生,每天为各种考试而拼搏着,走着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但这个社会对艺术生的偏见却很大。有些人一听说艺术生,就会产生“艺术生就是文化弱”“想走捷径考个好大学嘛”的观念。
艺术生哪里是走捷径?走捷径的人,除非是幸运至极、轻而易举就考上了自己梦想的大学的人,这才叫做走捷径。再说,艺考生就没有追求更好未来的权力吗?如今艺考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每年艺考生数量在不断增加,文化素质也是一年强过一年,竞争愈发激烈,艺考生一点都不比普通文理学生过得轻松。
文化生总以为艺考生吹拉弹跳,画室里画个画轻轻松松考上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觉得各种不公平,可是当文化生下课后,艺考生得挤时间练琴练功,回到教室还得做各种试卷习题。文化生一心攻文化,艺考生要兼顾文化和专业,哪个都不能松懈。
学舞蹈的吃个饭都得计算着脂肪量,学美术的一画就是到后半夜,学乐器更是看中天赋和坚持的毅力,学播音、学表演、学空乘每天光顶书练习站姿就会练到酸疼麻木,学编导的背文常、编故事、写影评,这其中的门道更是需要深究。
受招生政策与报考人数的影响,近年来艺考的淘汰率越来越高,比如某人口大省的一千名艺考生们参加某所高校的校考,这一千个人里面,只有二十到五十个人能够获得该学校的专业合格证,那么该学校的淘汰率是92%~98%。那些被淘汰的人,无论艺术功底多么好,被淘汰了就是被淘汰了,就没有资格报考该学校。
但是这不意味着获得了合格证的考生就此高枕无忧,因为还有文化课这一关在卡着。文化成绩不太好的艺考生还要报名参加昂贵的补习班去提高成绩,那时学校里的老师带领班上的同学冲刺高考了,艺考生落下的文化课程他们是不怎么管的。这些艺考生的心酸、遭遇的冷落,又有谁去在意呢?
高考结束后,分数线公布,哪怕有的艺考生艺术修养非常好,可就因为文化成绩低于竞争对手,甚至一分之隔就要被挡在梦寐以求的大学外面,艺考梦碎。艺考其实也是一座独木桥。
艺术之路不好走,艺考注定是场孤独又艰辛的旅行,艺考生真的很令人敬佩,特别是那些原本没基础的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顺利考取心仪学校,可见他们的内心是多么的强大。试想下他们要投入多少心力,才能在这方寸之地占有一席之位,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成绩骄傲的说明了一切。
而不管学艺术的本质是什么,都必须充分做好生理与心理吃苦的准备。踏上艺考之路意味着每天大清早爬起来去练习,熬夜通宵会成为你最好的朋友,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各种技法、基本功的碾压下,热情可能渐渐地被折麽的麻木了,原本的新鲜感与耐心慢慢被磨光......也许艺考生最难熬的不是面对考试的压力,而是每天不断地坚持,坚持跳舞、画画......在成功前,要经历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刻苦与努力,为了心中梦想而不懈努力。
如果不了解艺术生,不曾走近他们,请不要用有色眼镜来妄加评判,因为我们永远不曾感受到他们背后的默默付出与艰辛。社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没有绝对幸运的社会群体存在。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让大家了解艺考生,破除以往的偏见。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橙色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2365号-1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