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简章 艺考头条 手机版

“字正腔圆”真的过时了吗?

作者: 北京电视台艺考培训中心     发布时间:2017-06-30     阅读数:359

“字正腔圆”真的过时了吗?

    “字正腔圆”是人们在形容播音员主持人规范发声吐字的时候经常用到的概念,很多说唱艺术对吐字也有这样的要求,字正,主要是指字音的准确规范;腔圆,主要指字音在准确基础上,声音行进当中圆润流畅感,字正腔圆是播音主持吐字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的集中体现。

    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播音员以他们“字正腔圆”的播音感染了无数听众,如今,广播电视节目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一些人开始质疑:“字正腔圆”是否规范有余而个性不足?回答应该是否定的。

    字正腔圆是播音员主持人应该掌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规范、扎实的吐字基本功是播音员主持人进行良好语言表达的强有力保障,播音员主持人在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时候,主要依靠有声语言进行交流,吐字的规范与驾驭功夫不仅能使语音规整,准备传达语言的含义,而且能使字音发音过程富于变化,给予语言更多的言外之意和更丰富的感情色彩,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字正腔圆不是僵化的模式。“字正腔圆”的吐字状态融入具体的节目和语言样式样态中,也就有了多层次的个性呈现,也就是说,新闻播报的“字正腔圆”和故事讲解的“字正腔圆”。即便同是新闻播报,严肃的、温和的、幽默的内容和形式也会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字正腔圆”来。从字音的工整度来说,重音会比非重音工整度高,书面语比口头语工整度高,速度慢时比速度快时工整度高,另外在朗诵、宣读、播讲和谈话这几种表达方式中,吐字的工整度会依次递减。

总之,字正腔圆不是僵化的发音模式,而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语言能力。它是规范的要求,同时也能以多层次、个性化形式呈现。要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就得多加练习、勤于思考、善于运用。在发挥语言能力的时候要和语言运用环境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语言的社会服务功用。


相关阅读

我有艺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4008-776-226

工作日10:00 - 18:00

扫码下载App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