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曲艺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的说书十分盛行,唐代有“说话”,宋代有“话本”,说明曲艺曾是人们最主要的艺术形式,后又成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和戏曲的源头。
3.我国曲艺按形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说为主,如相声、评书、快板、双簧等;一类以唱为主,如弹词、大鼓、琴书、曲子等。
4.我国各地都有一些著名的曲艺品种。如东北的二人转、上海的独角戏、天津的快板、山东的快书、四川的扬琴、陕北的说书等,一般都用方言演出。
5.相声的基本手段为“学说逗唱”四项。相声演出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
6.我国相声的奠基人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朱少文(艺名“穷不怕”)。代表作品有《字像》、《拆十字》等。
7.我国当代相声艺术大师是侯宝林,代表作品有《关公战秦琼》、《游园惊梦》等。其他著名相声演员还有郭启儒、马三立、马季、姜昆、冯巩、牛群等。
8.“广义”杂技是各种超常技艺的统称,如魔术、驯兽之类;“狭义”杂技又称“杂耍”。
9.中国杂技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表演艺术之一。古代又称“杂伎”和“杂技乐”。
10.明代以描写忠奸矛盾为主、抨击现实政治的传奇名作问世,如李开先的《宝剑记》、无名氏的《鸣凤记》和梁辰鱼的《浣纱记》,这三部传奇可称为政治剧的代表作品。
11.建国后,党提出了戏曲改革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使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12.汤显祖的《牡丹亭》在中国戏曲史上是可以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媲美的戏曲佳作。
13.汤显祖的《紫钗记》取材于唐人蒋昉的《霍小玉传》,《南柯记》取材于唐代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邯郸记》取材于唐代沈既济的《枕中记》。
14.明代后期戏曲作家张凤翼作有传奇剧《红拂记》、《窃符记》、《虎符记》、《灌园记》等。
15.吴炳作传奇《绿牡丹》、《画中人》、《疗羹》、《西园记》、《情邮记》五种。
16.我国著名的戏曲家徐渭在文学上提倡独创,戏曲上则提倡“本色”,作品有《四声猿》等,《南词叙录》是中国最早最全面的研究南戏的专著,也是宋元明清四代专论南戏的唯一专著。
17.吕天成在戏曲史上突出的成就是著有重要的戏曲理论批评专著《曲品》一书,王骥德的《曲律》则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全面的、系统的、独创性的理论著作。
18.研究南戏的专著有徐渭的《南词叙录》、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和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等;研究唱曲的专著有明代魏良辅的《南词引正》;研究歌唱技术的专论有明末沈宠绥的《弦索辨讹》和《度曲须知》。
19.康熙年间,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问世,把昆腔传奇创作推向了高峰,成为两部不朽的历史名剧。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橙色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2365号-1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