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简章 艺考头条 手机版

最好艺术院校编导专业就读及毕业体会!就剩呵呵了!

作者: 艺小队     发布时间:2018-05-12     阅读数:6069

先说我自己,毕业于全国最好的(之一)艺术类院校,全国最好的(没有之一)戏文专业。


毕业后专职写剧本,饥一顿饱一顿混了几年,成熟的作品基本没有,娶媳妇的钱也没攒下,不知何喜,也不知何忧。



先从学校说起吧。班里的同学自打上了大学就分成了几拨:


  • 一拨人努力学习为了搞定文凭回家子承父业;

  • 一拨人自力更生早就做好了转行的准备;

  • 一拨人享受大学生活其他懒得想;

  • 最后一拨人才是真正想做这行的,也就是说班里毕业后做编剧的可能也就三分之一不到。


你没看错,我们可是全国最好的戏文专业。当然大部分人也没有完全脱离这一行,如果你把电视台和艺考班什么的都算上的话。


虽然入学时,我们都是艺考的佼佼者,在校期间接受的是同样系统的训练,但做这一行,训练只是基础,最后拼的还是悟性和天赋。




我也见到过很北上打拼的“编剧”,他们有些普通大学毕业、有些甚至辞职而来,扎根于北电旁边的地下室,为了圆自己儿时的影视梦,多么的热血。事实上,这一行想要出人头地没有十年的磨砺基本没戏,而这十年也并不是窝在地下室里和八人间的青年公寓熬过就可以的,恰恰相反,编剧的创作是需要舒适与稳定的环境的,而且需要稳定的上升空间,充分的实践和丰富的经验。


这几条听着挺虚的,举个例子,刚毕业你可能跟着一个老师做电视剧枪手,一集3K或者5K,在北京保证饿不着。跟了两年,你一集可以拿到1w5了,租的房子也从隔断变成了公寓。但你依然没法独立接活,大纲拿不下来,资历又不够,于是继续熬。




又过了几年,终于熬成婆了,每集3-5万,也有了署名,生活基本小康,甚至开始考虑买房了。很多活儿来找你,你也忙的焦头烂额,但想真正出好作品,至少还得五年。这是就是这个行业残酷的现状,虽然并不绝对,但好歹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创作同样是有代价的,身边的编剧同仁大部分习惯深夜写作,晚睡强迫症的不在少数。长期伏案和熬夜工作,导致颈椎和肠胃出了很多问题,人也苍老更快了。自打我前阵子打球被一帮高中生虐起,我就能深切的感受到自己身体素质的下降。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人都变丑了,妞还没有找到。原本以为拼颜值拼不过表演系,至少咱拼才华还可以甩他们几条街。结果呢,表演系的女孩根本不跟我们一起玩,连别的专业也不怎么跟我们玩,我们自己也不怎么爱玩。大家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了。




暑假回家,经常被高中同学问,你们学校不是以美女出名吗,泡过几个啊。我只能以眼泪,以沉默回应。


说到这里又不忍吐槽,每次回家,我听的最多的两句话是:


  • 什么时候能给我在电影里安排个角色跑跑龙套啊?

  • 什么时候你来听听我的故事啊,比小说还精彩,免费给你写成剧本吧?


呵呵,呵呵。



其实外行不可怕,可怕的是外行充内行,更可怕的是人品还不好,尤其以近年电影圈最多,我见过各种奇葩的制片人,动不动把人性挂在嘴边,时不时举点打架婚外情的内容来参考,从近年电影发展现状聊到电影的诞生,反正就是不聊给钱签合同的事。


还有领着做广告的人写剧本的,一听到提出一个新颖的概念,眼睛都发直,可是他们基本的故事都构建不起来。哦,还有卖房子发了财的,自己码出一部由五流网络玄幻小说拼贴而成,没有任何逻辑和故事线索的剧本,口口声声要投一亿五千万来拍……




反正只要有钱,或者能拉到钱的,就有资格对编剧指手画脚,对故事提各种奇形怪状的要求。因为编故事谁不会嘛,从小听到大,说不出个一二三来,说个零点五总行吧,再加上各种渠道听来的专业术语,什么戏剧性啊,矛盾冲突啊,这个时候一定要喝一口Gourmet coffee,然后缓缓吐出意见,多有张力的画面。


话说回来,正规的公司也挺多的,这个市场对于好编剧的需求口蛮大的,但真的得相信,和买菜一个道理,一分钱一分货。即使是同样的故事大纲,在创作上,很多的细节处理上都会千差万别,高下立见。




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都缺好剧本。不过,圈子很乱,奉劝各位同行小心为好,靠谱的制片人和专业的电影公司都会有很庞大和成熟的编剧储备,新人编剧想上位很难,除了慢慢磨,还是慢慢磨。


如果有个影视项目非常着急的找编剧,最好还是新人,约在漫咖啡谈,某制片人不谈钱也不谈合同,而是缓缓吐出四大神兽中某一人的名字,这时候,一定要跟他说拜拜。


相关阅读

我有艺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4008-776-226

工作日10:00 - 18:00

扫码下载App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