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于8月20日正式发售,上线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在游戏平台Steam中29个国家和地区的热销榜上获得第一,同时在线玩家突破110多万。游戏中对中国文化、中国审美原汁原味的表现,不仅打动了中国玩家,也成功吸引到大量外国玩家。在体验《黑神话:悟空》前先通读《西游记》原著,成为不少“老外”的“必修课”。
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随着《三体》《流浪地球》《原神》《长安三万里》《我的阿勒泰》等一系列代表性佳作的接连问世,我国文化产业迎来矩阵式突破。从对外国文化的充分消化吸收,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电影、电视、游戏等领域相继涌现出多方评价俱佳的精品,既标志着我国文化工业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从游戏中的一草一木到人物的一言一语,《黑神话:悟空》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为了再现《西游记》原著中的建筑,技术人员走遍我国大江南北,建立了中国首个古建筑虚拟资产库,海量的历史古刹、文物古籍被还原,重庆大足石刻、杭州灵隐寺等皆有惊鸿一瞥,随处可见的奇观让全球玩家对中华文化叹为观止。“在渲染时我们甚至连灰尘都舍不得抹去,最大程度保留东方建筑的美感。我们相信,中国文化数字化表达能够超越国界。这种对中国文化的坚定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是中国文艺工作者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底气所在。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代表作品,也是知名中国文化符号。近现代以来,海内外围绕西游题材的各种文学、影视、游戏等改编作品层出不穷。中国有动画片《大闹天宫》和电视剧《西游记》,日本有鸟山明创作的漫画《七龙珠》。在西方,美国拍摄过《猴王》《西游记ABC》,澳大利亚也拍摄过《新猴王传奇》。然而,这些西方的改编版本大多是借西游的壳讲述的西方故事。如何以当代技术手段和形式塑造一个表现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现中国精神的“美猴王”,一直是中国文艺工作者在探索尝试,也是中国社会所翘首以盼的。
《黑神话:悟空》自4年前第一部预告片引发轰动以来,就被不少人寄予了助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厚望。从目前看,《黑神话:悟空》在海外收获了不少惊叹号,但也有一些媒体走向了反面,开始把中国游戏业当成了下一个和西方厂商争夺市场的“威胁”。这些观点似曾相识,但确实又都走偏了。中国的文化市场本来就很庞大,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海量的创作人才以及科技创新的加持之下,中国文化产品不断取得突破:一步步走向高端化和国际化,显然是一种无法阻挡的趋势。同时,中国优秀文化产品的国际传播,也具有丰富全球文化经验,展现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我们自身同样也需要保持平常心。一款游戏的大热固然令人欣喜,但我们也还是要认识到,在与单机游戏相关的技术水平、产业积淀、市场成熟度等方面,我们还是新手。中国的行业从业者也需要认识到,随着自身实力的崛起,会逐渐进入与国际同行同台竞技的阶段,其面临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作为后来者的中国游戏业者,面对一个多元评价的国际市场,应当继续保持谦逊求进的心态,客观冷静地面对外界评价和自己所取得的成绩。
——《环球时报》
《黑神话:悟空》的火爆,既是技术创新的胜利,也是文化传承的成功。作为中国游戏产业创新与文化自信的里程碑,不仅展现了中国游戏开发者的专业素养与技术实力,更体现了中国游戏产业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运用。中国游戏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中国游戏产业可从技术创新角度出发不断深耕,强化文化自信,致力于打造更多高质量、高文化内涵的游戏作品。以游戏为媒介,向全球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更应以独特的文化魅力提升中国游戏的竞争力,让中国游戏成为全球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一现象级作品,中国游戏产业正逐步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中国游戏也为全球游戏产业的多元化与文化多样性注入新的活力。相信要不了多久,会有更多像《黑神话:悟空》这样优秀的游戏产品出现,让中国游戏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红辣椒评论》
《黑神话:悟空》以其精湛的制作水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款游戏的成功不仅为中国游戏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也为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因此,我们应加大游戏向跨文化传播的力度,充分发挥游戏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作用。
在以往的案例中,波兰将民族著作《猎魔人》制作成系列游戏、美国通过《荒野大镖客》系列宣扬美国西部文化、日本的《对马岛之魂》更是让人了解到了日本古代武士文化、我们甚至在东京奥运会上看到“马里奥”,在巴黎奥运会上看到“刺客信条”,这足以说明游戏在输出文化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而在我国以往的案例中,《永劫无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阵中国武术的热潮;《原神》将中国的儒家文化、传统民俗、国粹与艺术等等融入其中,在海外取得巨大反响。这些案例都说明了游戏在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影响。
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目前有许多大量经典的ip如三国、封神等等经典著作以及数不胜数的灿烂文化,这些并没有被国内厂商做成有较大影响力的游戏,反而例如三国这一ip被日本制作成了《卧龙:苍天陨落》《真三国无双系列》等等佳作,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对此,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游戏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游戏企业进行文化创新和国际合作。其次,游戏企业要注重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在游戏设计中,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与现代游戏技术和创意相结合,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游戏作品。同时,要加强国际市场调研,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玩家的需求和喜好,针对性地进行游戏优化和推广。最后,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游戏的宣传和推广,利用外国知名的社交媒体、游戏展会、与国外知名游戏线上直播等,提高本土优秀游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红辣椒评论》
从几年前游戏宣传片首发,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就与游戏创作方对接,关于如何结合游戏精美场景更好宣传山西文旅达成意向。目前,不止于对热点的跟随,山西正在全力接住这波文旅产业的巨大流量,通过服务、业态各方面的创新,努力让“悟空效应”变成长效流量。在《黑神话:悟空》中,取景于玉皇庙雕塑的场景一出现,就吸引不少游戏玩家关注。每一尊彩塑都独具特色:有的威武雄壮,有的温婉动人,有的神秘莫测。游戏中尤为显眼的一尊雕塑,取景于玉皇庙的“亢金龙”,头发冲天飞起,面部圆润丰满,怒目而视,紧咬牙关,服饰与神态刻画得极为细腻。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推广处处长张晴介绍,该游戏在国内有36个取景地,其中27个来自山西。游戏中大量场景,包括古刹、古塔、牌楼石窟、石刻、雕塑,绝大部分都是主创人员从山西古建实景复刻或由动画师建模而来,十分生动逼真。“可以说,玩游戏的过程也是领略山西古建艺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游戏的热度,让许多玩家对山西的历史文化与古建筑产生了向往之情,还有网友建议“把这些景点做成一条旅游专线”。对于网友们的呼吁,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也已经计划出台一系列带动旅游发展的措施。
地方文旅凭借游戏影视等接住“泼天的流量”,不啻为文旅融合的典型注脚。从影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带火大理旅游《我的阿勒泰》让新疆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顶流”,《满江红》让山西太原古县城爆火一时,以及此次全国文旅集体“攀亲”悟空,借题发挥推介自己,都彰显了以文塑旅在当下流量时代的巨大潜力。每个地方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文化资源与特色,只是一时不被众人所知,凭借这些影视游戏的“东风”自然能够承接住“泼天的流量”,让众多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之中,也能让一些近乎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传得到关注与保护。
无疑,《黑神话:悟空》让各地文旅有了宣传自己的流量和资源,但热度终究只是一时,关键在于如何利用与挖掘本地的文化和服务设施,将“热度”转化成地方发展的“深度”潜力,这样,即使热度褪去,城市的吸引力也不会由此衰减。
各地可以抱着“不蹭白不蹭”的态度积极尝试,但对各地文旅部门而言,在“蹭热点”的同时,更要在细节上下功夫,跟进城市服务,提升消费体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吸粉、留人。各地文旅部门应该深入挖掘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IP,让城市的“灵魂”万里挑一。文旅流量的转化,同时也不应仅限于旅游业本身,而应通过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多元化发展。
——《京报网》
《黑神话:悟空》是中国文化产品国际传播的一个成功而崭新的开始,但这就如同孙悟空破石而出,成为“齐天大圣”一样,只是漫长西行路上的序曲。当前,以影视、游戏等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经验”正在不断外溢,这已是全世界都在不断感知的文化事实。展望未来,我们尤其要通过现代文化产业的方式方法,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创作生产出更多专注于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精品佳作,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1、“养臭水”风靡校园:孩子的好奇心还需正确引导
2、“隐形家务”冲上热搜:“被看见”就是一种意义
3、初中生持刀反击15名霸凌者,判定为正当防卫
4、“王妈”塌房:流量反噬背后的自媒体行业乱象需整治
5、57岁梁实将迎来第28次高考:执着追梦的精神与时代反思
6、36岁女教授任985高校院长,女性力量是否该“区别对待”?
7、高铁座套180天换洗一次?国铁集团服务标准有待提升
8、毛坯人生VS精装朋友圈: 当下年轻人的身份认同焦虑
9、年轻人重新定义“穷开心”?羞耻感降低的背后是自洽和松驰感
10、越来越多小学生不认识钱,该担忧的不只是金钱教育缺失
11、漫展coser模仿科比遇难场景,“玩梗”不能丢失基本底线
12、剧组医院拍剧让患者家属哭小声点:需正视“随地大小演”扰民
13、坍塌事故致3人死亡:实习生担刑责,柿子专挑软的捏?
14、复旦大学绩点改革:“双向奔赴”背后是“绩点为王”的教育破题
15、12岁儿童参加高考:天才培养还是拔苗助长?
16、女生穿短裙参加高考被网暴
17、女子为美臀注射400支玻尿酸致感染
18、大凉山沦为“公益秀场”?支教研学乱象当休矣!
19、5元兜售偶像行程,公民个人信息岂容随意贩卖?
20、演员林更新考博上岸,明星考博有何不可?
21、17岁中专女生闯进全球数学竞赛12强
22、医院开张用“开门大吉”,为何让人觉得别扭?
23、男子卧铺车上面对女乘客裸睡:醉酒并非肆意妄为的“遮羞布”
24、大学生39天减重20斤猝死
25、医科大学教师救人迟到反被罚
26、天水麻辣烫店接连倒闭,“三个月流量魔咒”怎么破?
27、斯坦福博士成为乡镇公务员遭吐槽
28、“外交豁免权”不是横行霸道的资本,更不是射向自己同胞的“子弹”
29、用AI伪造同事近7000张裸照:别让技术成为犯罪“帮凶”
30、复旦毕业典礼学生打老师:年轻气盛非实施暴力的借口
31、00后女孩离职删软件引争议:维护公司利益不该逾越隐私边界
32、2024神州殡葬科技文化节上的一段“寿衣时装秀”引发热议
33、霍思燕收养实验犬:实验动物福利应受到更多关注
34、河南一中学“撤凳就餐”惹争议
35、孕妇百度贴吧急售孩子
36、“China Travel”火遍国外,文明因交流而精彩
37、26岁女生应聘瑞幸咖啡却因“年纪大”而被拒
38、《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有声书现不雅背景音
39、不栓狗却要求别人栓小孩?“狗权”和“人权”岂能相提并论
40、灵隐寺丛林生活体验爆火
41、买家“仅退款”被起诉判赔
42、AI能取代摄影记者?从“特朗普遇袭”照看专业摄影的价值
43、岳阳“禁止强奸幼女”标语引争议
44、“电子奸臣”热席卷网络,折射人们自我接纳的心理需求
45、郑佩佩捐赠大脑用于医学研究
46、“扛楼”小伙一年存款40万
47、《种地吧》掉粉70万:节目初心与观众情感的碰撞
48、5岁男童被标“已婚”,医疗文书岂可马虎
49、奶茶店为中年女性提供就业机会,彰显企业人文关怀
50、外卖员偷拍女顾客上传网络
51、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引争议
52、付费实习:就业焦虑下的畸形产物
53、新增2755个硕博点:增量的同时也别忘了提质
54、浙江湖州一以瀑布打卡为卖点的咖啡店,推出“女性穿比基尼免门票”活动,遭网友质疑
55、杭州“美食荒漠”引争议
56、奥运“跨性别”选手引争议,公平与包容如何兼顾?
57、诋毁运动员和教练被刑拘: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58、关注奥运却拿明星长相玩梗
59、一名父亲带儿子跟团骑行时,男孩不慎摔车,遭对向行驶汽车碾压。
60、全红婵家乡连夜建停车场:如何将冠军“流量”转换为家乡“留量”?
61、婚姻登记不要户口本,如何握稳这把“双刃剑”?
62、《黑神话:悟空》走红:游戏产业创新和文化自信的里程碑
63、全红婵爷爷家被硬闯,追星须有理智与边界
64、未成年人集卡成瘾:不能让“卡牌盲盒”野蛮生长
65、游泳馆办卡对学历设限:别把刻板印象奉为“生意经”
1、红温
源自电竞圈,用来描述前职业选手Uzi(简自豪)在比赛中的一个特征现象。具体来说,Uzi在比赛时,因为紧张、专注或情绪激动脸部会变得异常红润,这一状态被观众戏谑地比喻为游戏内英雄"兰博”的“红温”机制。
这个词现在不仅仅限于电竞圈也可以用来调侃人们在某种场景下的紧张情绪和脸红表现,带有一定的玩笑和幽默成分。
2、水灵灵
该梗源自一韩国明星洪恩採在节目中指着杂志说自己水灵灵的夹在中间,有很多可怕的姐姐围着她实际想彰显自己年纪小这件事玩梗这件事上,网友们可是专业的我明艳照人的,都不如我水灵灵的我就这样水灵灵的冲浪玩梗~她就这么水灵灵的走了?水灵灵作为一种态度,万物皆可水灵灵
3、精致女孩坐高铁
源自一些博主的带货视频,这些“精致女孩”必定是坐着电动行李箱上高铁,从上了高铁开始,就开始摆弄各种物件,比如先掏出消毒湿巾把车窗内外擦一下,方便待会拍照。然后再插上加湿器,垃圾袋放好泡上茶,手机支架展开,从上车忙到下车,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应聘上了高铁保洁员。坐一趟高铁,能带四五十件商品,网友开始了整活模仿,比如“精致男孩上厕所”~
虽然是搞笑梗,但是梗的背后是洞察了一种消费升级场景
4、还我妈生鼻
该梗出自抖音博主@秦新宇的维权视频,因为在6个月前在某整容医院整鼻子失败,多次找该机构维权沟通无果下,一怒之下专门出了首歌曲diss该机构,因为歌词魔性绕耳,所以很快在各大社媒疯狂传播,开始被网友二创恶搞,衍生出“还我妈生XX”的专属事件梗。本来以为只是用户单方面的表达不满和维权,没想到该机构也专门出了首《不还妈生鼻》来回应此事件,如此drama的情节也让该梗迅速冲上社媒热搜,火爆全网
5、5分钟运动快充
继“20分钟公园效应”后在小红书又兴起的新型「闹钟解压理论」,也是奥运周期内小红书推广的全民轻量运动方式。忙到连轴转?感觉身体被掏空?拉伸、跑步、骑行、燃脂舞…从精神萎靡到活力四射,只需5分钟,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在哪,积少成多5分钟,运动快充更轻松。「5分钟运动快充」在职场群体中的盛行,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打工人对抗「班味焦虑」的一种另类解压方法。
6、旷野人
源自网络热门的#旷野文学,有点类似以往的「发疯文学」,「旷野」的概念指的是与传统、保守的人生轨迹不同的、更广阔、自由的选择,也可以是指某处物理意义上的空间,是当代的年轻人用幽默的方式来消解自己生活中出现的压力与困境(如裸辞、催婚、学业等)。他们往往以「旷野人」自居,用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方式去解构自己内心里的理想世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新态度。妈野,人生都是旷啊!
7、晚学博士
最近又开始火起来的人物梗,出自网红晚晚和她老公“大嘴”的各种争议言论,也因为这些出格行为被网友热议,并戏称为「晚学」。根据「晚学」的学习成果不同,网友也衍生出不同的「晚学梗」:被晚晚拉黑的叫“毕业”,玩梗高明的是“优秀毕业生”,主动拉黑晚晚叫“辍学毕业”。对于「晚学博士」们来说,这样一种互联网显学的兴盛,某种意义上也是网友们对于某些不公现象的一种网络反抗。
8、松人紧人
该梗源自小红书博主@光怪小天才的创作视频,视频中博主阐述对比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新人设:松人和紧人,「紧人」一般指的是生活中容易压力大,工作处事谨慎警惕的一类人,「松人」在生活中遇事则表现的更加松弛,工作处事更容易随遇而安。由于该梗的内容对于当下年轻打工人过于贴切扎心,于是迅速在小红书、微博等社媒开始出圈爆火。所以说,松弛感什么时候过气,本紧人已经快受不了了。
9、XX岁正是XX的年纪
该梗源自巴黎奥运会,中国年轻游泳健儿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夺冠后,自信且从容地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在采访的过程中,直接在镜头前明晃晃地“告状”,吐槽外国选手之前的种种“无礼”行为,然后还顺带问了句:这能说吗?由于情节过于搞笑,网友纷纷调侃“19岁正是藏不住事的年纪”,并与“告到中央”的表情包形成了联动梗,衍生出“xx岁正是xx的年纪”的公式梗,在社媒语境中,一般是用于调侃或者鼓励
10、回旋镖
「回旋镖」源自英文单词“boomerang,原意是。指一种可以飞出去后自动返回的投掷武器。后来被国内互联网网友引申成为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一种行为或言论最终回到了发出者自己身上,并对发言者本身造成了负面影响。这个梗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因果报应」概念,现在常用于嘲讽和揶揄那些因为言行不当或决策失误而自食其果的人。这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回旋镖」,每次只有扎到自己才知道疼
11、发疯工牌
该梗源于小红书热门话题#00后的工牌有种淡淡的疯感,上班哪有不疯的,一句调侃却成了当代职场年轻人无法言说的“心声”,于是「工牌发疯文学」成为了他们应对职场现状的一记“重拳”。他们不再假装情绪稳定,而是用独特的「百家姓发疯工牌」来纾解压力,因为内容过于贴切扎心,所以很快引发了打工人群体的集体共鸣,「发疯工牌」也成为了最近职场年轻人之间最火的“时尚分享单品”。既然无法行驶在人生的旷野,那我们就在工位上静静地撒野!
12、香蕉型人格
该梗出自电影《热辣滚烫》,电影中马丽扮演的评委有一套自己的水果型性格分类理论,形容女主是「香蕉型人格」,一种极度敏感,不懂拒绝,害怕说出内心想法,用厚厚的外壳伪装自己的人。但后来看完节目的恶意剪辑后,又改口称女主是「腐烂的香蕉型人格」,这种前后不一的表达讽刺了当下综艺节目为了收视率故意制造矛盾、扭曲事实的现象。后被网友二创延伸出表情包梗图进行恶搞,与「因为他善」这类引用梗一样,成为了社媒评论区里的公式化留言。
13、我一定红透半边天
《少林足球》中的原声台词,台词本出自周星驰电影《身跟周星驰励志奋斗的人生经历也非常暗合,加上星爷电影在年轻人中的广大影响力,恰逢毕业季,很多大学生在面对就业迷茫时,喜欢用这句台词配上周杰伦的《兰亭序》背景音乐来抒发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期冀和雄心壮志。后来也被一些社媒网红、网友引用自身或他人在各行业的奋斗经历二创成各种短视频内容,常用于自我激励或调侃
14、北京到底有谁在啊
该梗源自最近热播完结剧《玫瑰的故事》,剧中男女主吵架,女主想回北京待几天,不明就里的丈夫不同“北京到底有谁在意,怀疑她去见前男友,大吼:啊”,这一问彻底激怒追剧的网友,大家纷纷开始恶搞整活,对这句话进行丝滑二创转场内容创作,一不小心带火了「旅游转场」这个类目内容,于是全网开始引用影视剧里的台词为自己的家乡进行「旅游转“发配伊犁”场」推荐,出现了诸如“流放岭南”、等新的衍生梗。
15、乳腺侠
“生气会该梗源自于女性生理健康知识,一般认为,助长乳腺结节”,有损女性身体健康。随着生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大家开始把网上看到的一些过程糟心、结局大快人心的帖子,形容为“拯救了乳腺”,意思是事情的发展符合自己预期,没有生气,心里感觉非常好,并将这一类对糟心事情强势出击,利落收尾,保护了一众网友乳腺的勇士,尊称为「乳腺侠」。
16、快乐吃谷
“吃谷”这个概念源于日本二次元文化,「谷子」在日文的音译是「goods」,泛指ACGN的周边产品,所以“吃谷”指的是购买动漫、游戏等二次元相关的周边产品。“一入谷圈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近些年,「谷子」作为年轻人现实与虚拟的消费纽带让大多数缺乏“社交陪伴需求”的年轻用户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构建了自己独特的「谷子文化」社交圈,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了当代年轻人快乐减压的一种消费新趋势。
17、那咋了
该梗源于地区方言,通常用于询问对方是否有什么事情发生,或者对某件事情表示关心。但在不同的情绪语境下开始被一部分网友用于评论区的「万能回复公式」,后因抖音博主@鸭鸭米的短视频出圈开始火遍平台。一大帮年轻网友也开始用该梗二创,一般用于对生活中的某些情况表明自己拒绝内耗,爱咋咋的的心态,也是一种不纠结、不焦虑、不自证的情绪表达方式。
18、0帧起手
该梗源于格斗游戏,在格斗游戏中帧数指的是角色在出招时所需要消耗的「时间」,一般来说出招的时间越少,意味着能更早地攻击到对手,且不容易被对手打断。随着一些格斗手游的火爆,这些概念开始越来越多被网友引用,针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物反应极快,快到来不及反应的情况,开始用「零/0帧起手」疯狂玩梗。
19、早C晚C
源于小红书热门话题#早c晚c的人先享受夏天,代表“cycling”“早c”和“晚c”指代的(骑行),“是晨骑和夜骑。继「citywalk」之后,小红书的博主们又开始掀起一场夏日骑行风潮。在城市“坐”惯了牛马,你需要「动」起来,早c-下开启一天的情绪快充,晚c一下让下班后的自己解压又充实,或迎着夏日朝阳,或感受夜幕宁静,享受骑行每一秒自由逐风的松弛感。
20、电子奸臣
该梗源于抖音博主@岳母深蹲的一系列夸夸视频,视频中博主假借臣子“进谏”的人设,带着谄媚的笑容,向屏幕前的网友,进献各种夸夸“谗言”,主打一个绝不内耗自己的「皇上」。由于其前面一本正经和后续“奸臣”般谄媚的言辞过于诙谐反差,所以很快就在社媒平台广泛传播。也因为其提供的独特情绪价值,越来越多博主开始二创加入,一大批“电子奸臣”广应运而生,话题热度开始爆火出圈
(文字素材均来自网络)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橙色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2365号-1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