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简章 艺考头条 手机版

VAN丨练习上千遍,就是为了将“梦想成真”

作者: 杭州紫之艺术     发布时间:2022-01-11     阅读数:237

7年艺考教学经验

导演,摄影师


曾任爱奇艺网剧合作导演,第十一届FIRST青年电影节摄影师,2017年博鳌亚洲论坛直播摄影师,草莓音乐节摄影师;蘑菇街广告合作导演,杭州·云栖大会导播。作品《奇妙的民居》曾入选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作品获全球大学生电影金像奖(GUFA)最佳短片、上海电视节紫丁香评委大奖提名,中国影视学院奖二等奖,多次入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完整的一套教学体系,多名教授过的学生,获得北电、中传、浙传等院校合格证。


若你对中欧国际青少年电影节有所关注,那么大概率会知晓入围其中的两部作品来自紫之摄制班,并且他们都是Van的学生。其中一位同学的作品《碎梦》获得最佳中学生影像创作,另一位同学的作品《氟西汀》获得了中欧国际青少年电影节最佳中学生影像创作的提名。这两部成功的作品,亦使他们获得了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小白杨奖”。





一切故事的开始

将“梦想成真”


《奇妙的民居》由深圳卫视

《探秘时刻》团队制作


在此之前Van掌镜作品《奇妙的民居》曾入选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其他作品曾获得全球大学生电影金像奖(GUFA)最佳短片、上海电视节紫丁香评委大奖提名,中国影视学院奖二等奖,并且多次入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至于为什么要如此低调,用 Van自己的话说,他只是想让大家能将重点放在摄影学习上。



Van的课堂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占比很高,着重在策划、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将课本中的知识体系运用到现实中来,产出更多新鲜和富有趣味的idea,他喜欢带着学生在不同的场景进行摄影作品创作,通过多样化的实际训练,为后续的短片创作做准备。



《碎梦》、《氟西汀》就是在暑期集训期间拍摄并剪辑完成的,从准备工作到后期制作,一步一步来,而这一切就是故事的开始。Van老师这几年的教学生涯感受最深的就是,学生在短视频、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没有迷失方向,还多了一份对艺术追求的信念感,他们知道要什么、目标是什么,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还会自己给自己布置任务,完不成不睡觉,剪片子到凌晨。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Van的课堂,粤普自带幽默感。他与学生关系极好,在集训完、考上大学之后还会有很多的联系。Van不喜欢压抑的课堂,他会主动活跃气氛,等到和学生都放开了,终结话题并且引入问题。他曾带着摄制班学生体验过表演课,将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同学,抑或不同风格的课堂结合在一起,这是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同学们并不总是愿意接受新的事物,但这是感受艺术的方式之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享受学习的过程,获得更多建议与反馈,不停的练习,直到寻找到自我的独特风格。Van认为,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只是让学生上个大学,而是要他们掌握真正的技能,学摄影也不仅仅只是应付考试,而是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立即报名

相关阅读

我有艺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4008-776-226

工作日10:00 - 18:00

扫码下载App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