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sdrine师姐
艺考中那几个名校专业的竞争从来不相信眼泪。
如果围绕名校专业的报考是一场战争的话,那现在的战场上已然胶着。表演主持双方大军压境,戏文管理纷纷亮剑,摄影门槛逐步增高,导演小组四面受敌。在这样火热的架势中,戏剧教育专业似乎成为了一支黑马小队。大家的印象普遍为——
『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不知道...唉?它考表演唉,也考编导,也考文常散文朗诵...唉?它也在名校专业里...唉?这个专业好像报考的人没那么多偏冷门!那我也去考考吧!.... 』
如果你这么想了,相信我,也会有无数人这么想。
不要仅看那少于其他专业的报名数就觉着它好考,名校艺考的竞争群体永远是那一小撮人—懂得掌握信息的那些家伙。
作为正在这个专业学习的师姐,今天想与诸位师弟师妹分享下我对戏剧教育这个专业的看法~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戏剧教育?
戏剧?...嗯了解一点。教育?...嗯也了解一点。那把它们加起来?是个关乎戏剧知识传播或教育的专业?让我们陪小朋友们玩戏剧游戏?目标是培养中小学甚至大学中的戏剧课老师?或者你还有别的理解......这可能是“戏剧教育”这四个字给你带来最直面的印象,而真正的戏剧教育,它所涉及的领域、面对的受众群体,带来的世界将会比你们想象的更加广泛!
作为这个专业的学习者,我们不仅仅围绕戏剧知识或技能,而是用戏剧的形式,带给人们各执特色、各具特定功能性的教育性话题或体验。此处关乎“教育”的辐射面也将不仅仅面向于日常的课程教育,它还涉足各类社会、心理等领域当中,而所有的这些,我们都会运用一个形式——戏剧。如果再把这个形式翻译一下,就是:用『导演思维』结合『剧作设计』,组织一场『表演活动』。这样的形式,它被分成为一个单独的戏剧门类,我们称之为应用戏剧(Applied Theatre)
应用戏剧打破了传统话剧中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界限。我们也许没有固定的剧本,我们参与其中,应用戏剧彻底地打破了戏剧的第四堵墙,由此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角色:观演者,我们也称之为引导者(Facilitator)。引导者的角色就像我们在黑夜中的引路人,指引我们前进方向。当你置身于应用戏剧的体验当中,你的选择不再会是漫无目的,我们将在引导者的带领下一步步地走进特定的戏剧情景中,进行有意义、有目的性的选择与体验。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是当我们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对方所真实感受到的,你是否能回答当局者为什么会“迷失”吗?角色的喜怒哀乐,你将不仅仅会告诉我某某角色哭了、笑了,而是告诉我:我为什么哭了,我真的感到难过了,我真的体验到了当下的快乐,我确实觉着此时矛盾的状况让我难以做下任何决定……
通过应用戏剧,人们会有全新的感受、思考以及收获。而这,就是戏剧教育的目的。
而这种戏剧形式将不仅仅地被应用于中小学的课程教育、素质教育中,它还会出现在各类社会领域,为现代都市居民、职业人士等带来切身的带有教育性、主题性的工作坊体验,比如说教育剧场、论坛剧场等;亦或者它将会被应用于商业领域从而进行企业文化培训、进行企业剧场交流等;当然它也有可能会与心理学结合起来,以戏剧为主要治疗形式,进行多样化、带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为心理疾病患者带来不一样的心灵治疗体验。
戏剧教育在欧美国家已经向着更加成熟、系统化的方向去发展,而在国内,这还是一片新的领域,而这一点也就摒除了就业饱和状态的现实问题。关乎戏剧教育的未来和可能性还需要由更多人来书写。
那话说回来,落实到艺考,这个专业怎么考呢?需要什么样的考生呢?
目前国内的上海戏剧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都开设了戏剧教育专业,但两所院校都有各自的侧重点—
上戏的戏剧教育专业隶属戏文系,会对写作以及故事构思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一试的散文写作与二试的故事创作都将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和编导专业的考生一同进行,三合一考试,将会刷掉大部分的考生。那么对于表演、导演方向的艺考生来说,若能在前两关冲关斩将,进入三试的面试环节,并在这个环节中将外化自信表达的专业优势发挥出来,想必合格证也就离你不远了。
再看中戏,侧重点就不太一样了:
历年来中戏的戏教专业都隶属于导演系,在2016年中戏的戏教单独成系,但是偏重表导演考核的方向依然没有发生。从一试的命题小品、朗诵到三试的才艺展示、综合面试,中戏会偏爱气场更足、舞台表现力更强的考生,那些对于形象外表、表导演基础有着足够信心的考生会在这样的考核中更显优势。
也许这时你会问:师姐,二试不还是有散文写作和文学常识吗,中戏对文学常识的标准可是一点儿也不低呢。在这儿,我可以很负责任地给你们吃一颗定心丸:教育戏剧专业的笔试不是本专业的侧重点,正常发挥就可以了~
下面是重点:
目前,戏教专业盲区的存在,使很多具备播音、表演类考生忽略了对它的报考考虑。相比较表演等热门专业来讲,戏剧教育专业的竞争压力将会小很多,声台形表同样也是戏教专业对考生的诉求甚至是加分项目。
但一个现实趋势也正在出现:戏剧教育专业的竞争压力会随着了解人数的增多以及戏剧教育概念的普及也在逐年增长,竞争环境也不容乐观。正如前文所说,在艺考大军诸侯纷争的情景下,这支黑马小队也在迅速的崛起!
不用心存担忧,也不要怀有侥幸,面对新兴专业尤其是名校专业,不要总纠结自己适不适合考,而是能不能去考。
如果能去考的话,趁着别人还不知道,那不如悄悄记在心里,趁早去准备吧~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橙色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2365号-1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