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简章 艺考头条 手机版

焚烧的边界 ——评析《燃烧》的文本特征

作者: 立森艺术培训学校     发布时间:2020-04-03     阅读数:501

关于影视对于文学作品改编的讨论上,观众普遍认为电影是很难超越原作的。或者说,一部经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原作的文本价值成为了衡量这部作品最核心的准绳。今天,我们试着以《燃烧》为一个切口,看看在这个话题上是否存在更多元的讨论。

 

李沧东导演的《燃烧》在第七十一届戛纳电影节上创造了媒体场刊最高分的历史,这部作品成为了更多影迷走进李沧东的钥匙。李沧东的编剧能力在亚洲领域唯于阿斯哈·法哈蒂可视执牛耳者,其所有的作品均为自编自导,前文化部部长的身份或许是对常年写作能力的侧面认证。

 

《燃烧》改编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短篇《烧仓房》,同时也兼融了威廉·福克纳的《烧马厩》,“燃烧”的高概念成为了文本改编的主旨,同时对于前作有了新的延伸与解构,使得影片文本收获了超越原作的文本特征。

 

文本层面的延伸性。影片不仅是在叙事元素上做了大量的补充与拓展,如人物的密切行动,与开放式的悬念结局,更在于影片将原作及原作作者都纳入了文本叙事之中,使其成为了一个结构单元。影片的主角设定是一个青年作家,日常爱跑步,这不禁让人联想村上春树的人物特征。如果照此延展下去,李钟秀如果依借写作收获了物质满足,完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阶级攀越,那么对于作者本身形成了一种极大的反讽。

 

在戏剧建置之初,影片便抛出了最核心的探讨母题“小饥饿”与“大饥饿”的讨论。同时这样的讨论直接指导了人物的行动主线,女孩为了寻求答案去了非洲,非洲之旅才牵引出了对立主角ben的出现。而一段舞蹈之后开始了寻找女生的较量,又是对与这一问题的二次追寻。这样清晰且有力的人物动机,是暗含在表面三人的阶级差异展现之下的。也就是说,是对于原作文本的一次垂直延展。

 

文本层面的结构重塑。《烧仓房》中村上春树一如既往地以“我”与“他”作为叙事主角,而《燃烧》中则直接将第一人称替换成全知视角叙事,以旁观主角行动作为导演视点。于此同时,将主角形象从中产阶级降级到了务农甚至说无业青年的社会位置,不仅是将贫富差距的问题显异化,而是对于文本探讨的整个阶级命题做了完整地重建。

 

影片的文本文学性极强,同时有区别于原作相对简洁留白的心理向叙述。这样的平衡更多的来自影片做了更丰富的社会观察以及人文关怀层面的文本重塑,与密集且成系统化的符号指寓链条。从开场的手表赠与完成了时间单位的转移开始,猫,枯井,哑剧等一系列指引人物行动的隐喻符号,都成为了文本一次又一次转折与推叠的节点。复仇动作的最终完成,实际上彻底消解了原作文本中刻意营造的不真实感。而开放性结局再次将这种不真实感重塑出来,不过不是朝向作者虚构的文本方向,而是人物幻想得来的文本内具象。

 

李沧东在对于文本层面的改编衡量上,不再仅拘泥于情节事件与“我”的存在,而是真正创造了一种私人化的意识形态表达框架,使得原作文本在这个舆场内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这样的改编完成了神秘性与文学性的影像气质表达,一定程度上模糊掉了文学与影像表达的质感边界。


立即报名

相关阅读

我有艺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4008-776-226

工作日10:00 - 18:00

扫码下载App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