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简章 艺考头条 手机版

假日特辑:从2019中传文史哲考试改革谈起

作者: 北传新干线     发布时间:2020-06-18     阅读数:675

今年,作为在一线艺考教学奋战十几年的老教师,感受到最多的词就是“提前”我们分别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考生、家长、同行之间的压力:

1、艺术类校考大面积取消,名校校考更加集中;

2、艺术类文化课要求大踏步提分,尤其是名校,对文化课要求进一步提升;

3、中传艺考改革,加入文化课或文史哲初试门槛,通过率为50%;

4、全国艺考报名人数不降反升,创历史最高;

5、高校招生加入文化课考试题目,反套路化越发明显


e7ad8184c528794ff7cda49337b11ba4.jpg

(本图摘自 中国传媒大学官微,版权归原作所有)


这一系列变化促使我们进行思考和变革——艺考越来越成为一种赢在起跑线上的较量,长期的积累才有可能厚积薄发。 


很多考生和家长都对中传初试文史哲的考试很头疼,因为这是进入中传的第一关,如果不通过后面就要止步了。时间紧张,到底该如何准备,很多考生和家长心里没底,既怕耽误了文化课,又怕自己学习文史哲抓不到重点。


今天,我们就来对文史哲的考试进行一下分析,帮助同学们找准考点,理清思路,为下一步学习扫清障碍。


01

  改革变化  


作为全国综合类著名高校艺考的改革先锋,中传艺考改革的指向性非常明显:未来名校”艺考“不再是”易考“,而是选拔具有高文化素养、高艺术天赋、高综合素质的拔尖艺术人才。


8ae7b5b4940ad247b6dde7273d891d3b.jpg

(本图摘自 中国传媒大学官微,版权归原作所有)


  未来名校艺考和人才选拔趋势将包含:


1、强调文化基础不同专业会根据本学科需要,在艺考中通过加入文化课或文史哲测试,拉开考生在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上的层次。在文化基础过关后,则更加强调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通过面试、笔试、作品提交等综合考核方式,集中力量选拔顶尖艺术与传媒人才。


2、加强学科贯通 :大人文学科可能会加入到考试体系中,对文学/历史/哲学三门学科的基础理解和深度认知,将是考生在艺术能力之外必须要具备的素养,尤其是学科中与中国传统文化上的连接部分,更需要考生引起重视。


3、集中选拔人才:通过设置初试门槛,让文化基础较弱学生止步门外,集中力量选拔高文化基础和高艺术潜力的顶尖艺术人才,同时,名校之间对优秀人才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不重视人才选拔改革的学校将在争夺中处于极大被动。


4消除艺考偏见: 传统观念中艺考是考生”被迫之选“的时代早已不在,影视,设计,数字媒体,互联网,游戏正成为热门行业,大量一流高中和高文化分学生涌入,文化和艺术既要两者兼顾,又要均衡发展,艺考的”起跑线时代“即将来临。


02

  改革内容 


我们来看一下2019年中传艺考文史哲改革的内容:


57e834eceb74493375ec86473af582ce.jpg


从改革的方向上,未来名校艺考面临更大的挑战与调整:


1fac3557a74aa91fef9c675aaffd4eca.jpg

(本图摘自 中国传媒大学官微,版权归原作所有)


1、对艺术不同学科的文理定位:大艺术学科中,人文学科的知识既是重点也是基础,但统一文史哲考试势必使得偏理科基础的艺术学科受到误解和报考人数影响,因此如何在大改革下设置针对不同学科特点的选拔机制,在新高考下对优秀人才进行方向上的分流和引导,将是未来名校艺考改革的一大挑战。而明确自身优势,结合不同专业方向的精确定位和正确选择,将成为考生迈入名校的关键第一步。


2、信息不对称鸿沟将不断消解 :基于自媒体和社交网络的普及,考生和家长将从各种渠道了解到各高校各专业的考试内容,高校本身也将通过更多官方解读消除信息不对称,学生和家长在名校艺考的选择中将愈加理性,高校层次,师资水平,专业资源,就业方向将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几个关键领域,”盲目崇拜“式报考将被”理性判断“式报考逐渐取代,而伴随着信息鸿沟缩小,大量高水平高素质考生和家庭的涌入,决定了高校和考生双向选择的时代已经来临。


3、艺考”起跑线时代“的来临:基于名校艺考对考生文化和艺术潜质的双重选拔,以及更多反套路式内容的出现,学生对自身和艺术学科的准确定位、及早规划将愈发重要,提前确定方向,科学合理规划,平衡艺术和文化,同时在各学科材料上充分准备,将成为名校艺考考生新常态,艺考”起跑线“时代即将来临。


4、艺考教学要更加重视选拔和引导: 名校改革对艺术人才高标准的选拔,对艺考教学将进行重新洗牌,专业性强,教学结构科学、管理规范、注重技术创新的机构将脱颖而出,教师的眼光,经验和教学能力将起对考生起到方向性的决定作用,同时教学之外对学生个性,思维方式和心理健康上的关注将成为新课题,漠视教学,临时拼凑,定位不清,经验匮乏的机构和个人将被逐渐淘汰。


03

  考试解析  


结合2019年中传文史哲的考试内容,我们做出一份统计,供大家参考。因为文史哲是第一年考试,从考试内容来看考核水平并不难,客观题更重视常识性和贯通性,主观题则注重学生综合分析和延展能力。预计来年,试题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将提高难度。


图片 1.png

本图摘自 中国传媒大学官微,版权归原作所有)



 【历史科】 


 按序考点统计,仅供参考:


  • 先秦时期:政治——分封制

  • 秦汉时期:政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君主专制的加强

  • 秦汉时期:文化——汉武帝的大一统,文字的统一

  • 魏晋南北朝: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 *初中所学,高中很少涉及

  • 隋唐时期:政治——三省六部制        

  • 隋唐时期:文化——三教合流

  • 隋唐时期:经济——城市经济的发展

  • 明清时期:文化——市民文学的兴起

  • 明清时期:文化——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顾炎武的思想


真题复现:

孟子说:“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这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明C.郡县制  D.和井行制

(备注:试题选自2019年中传文史哲考试)


 题型分析和知识总结:


  • 客观题部分需要考生一定量的史实积累

  • 史实80%不超出初高中历史课内所学内容

  • 解题和出题技巧可借鉴全国卷

  • 政治/文化史部分占据客观题一半,需要考生更多关注



 【哲学科】


按序考点统计,仅供参考:


  • 对“道”的理解

  • 《孟子》对“四端”的识记

  • 阳明心学 对“致良知”的理解

  • 对《逍遥游》的理解——课内(人教版)材料

  • 对《大学》“三纲八目”的识记——课内(选修教材)材料


真题复现:

"关于道,老子有这样的说法:“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道是无法命名的,是无法用语音来进行规定的。

B. 道指的是最先存在的那个事物的名字。

C. 每一个事物都可以有一个名字,道不是一个事物,所以它没有名字。

D. 道不是一个如“桌子”“水”一样的名字,而只是一个指称。

(备注:试题选自2019年中传文史哲考试)


 题型分析和知识总结:


  •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学说,都是一些入门知识,对概念的识记和理解

  • 儒家学说为主,道家学说为辅

  • 材料和概念大多出自已学课文

  • 高中文科文化史与哲学交叉部分涵盖较多


 【文学科】 


 按序考点统计,仅供参考:


  • 《诗经》(古体诗歌)

  • 离骚》——楚辞(古体诗歌

  • 《古诗十九首》——汉代文人五言诗(古体诗歌

  • 阮籍诗、陶潜诗——魏晋文人五言诗(古体诗歌

  • 李杜诗、柳宗元诗、王维诗、杜牧诗——唐诗(近体诗歌

  • 苏辛——宋代诗词(近体诗、词)

  • 王国维诗词及文学理论、袁枚诗——清代诗词(近体诗、词、文学理论)


真题复现:

《诗经》 常用赋比兴的手法。下列诗句中采用“比”的手法的是(    )

A. 采采苯莒,薄言采之。采采茉莒,薄言有之。

B.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蠑首蛾眉。

C.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需发, 二之日栗烈。

D.静女其妹,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备注:试题选自2019年中传文史哲考试)


 题型分析和知识总结:


  • 重点考察学生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考察,潜在考察积累但基本不直接考察识记

  • 部分内容可参照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

  • 总的来说,选择题材料即使陌生,题目本身却不难,选项指向性明确

  • 选择题注重诗意理解,不注重技法分析,较全国卷容易

  • 文字题综合考察诗歌内容解读和创作手法


基于文史哲改革的变化,2019年艺考录取上也分别设置了语数英和文史哲两个方向的及格线,排名方式也采用了比值排序而非分数排序,以下是各专业及格线:


0749b094e75333efb969619d6872a95f.jpg

04

  写在最后  


文史哲考试改革,初看是一个挑战,但也未尝不可看成机遇。好的文学、历史和哲学知识储备,不仅能在中传艺考初试时发挥基础性作用,在面试时也是文化积淀深厚、知识面宽广的表现,很能为考生加分。 此外,笔试中如果能准确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融会贯通,也将为你的考卷增加更多亮点,提高竞争的优势。


所以,对于文史哲考试,首先的确要引起重视,但也不必太过惊慌焦虑。掌握方法,抓住重点,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好时间,充分利用考试内容变化判断招生风向,这才是面对改革的正确心态。


希望同学们能结合自身条件,科学理性的选择艺考,把握自己未来的人生。我们也将在后期推出更多关于艺考大趋势和文史哲改革的专栏文章,供大家参考。同时,面对最新的艺考形势,我们也在面对2020级考生最新的课程体系中加入了更多思考和改革,课程详细安排将在近日发布,敬请期待。


祝2020年的你们一切顺利。


9cbaa956d3be37e12622a3d974be0c52.jpg


——北传新干线

2019年4月14日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2018发榜_师大中传.jpg

2018发榜_中戏北电的副本.jpg

相关阅读

我有艺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4008-776-226

工作日10:00 - 18:00

扫码下载App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