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简章 艺考头条 手机版

中戏教授吐槽:看艺考生写散文和影评,都被教育毒害了

作者: 艺小队     发布时间:2017-10-15     阅读数:3210


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常年接触大量的中学生作文,在中戏入学考试中有一个环节就是写散文,所以对此有深切感受。


招生考试中,我们如果评价说某个考生被格式化了,就是说:他已经被中学教育毒害了,污染了,他已经不会面对自己的本能,不会面对自己内心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他习惯于用华丽的谎言来表达,用正确的道德来修饰,用别人的判断来判断。


这种毛病,对于学习艺术的人来说是致命的。




中戏的招生考试,几乎完全就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其核心就是要见到孩子的本性。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见不到孩子的本性。


被遮蔽和自我遮蔽,造成了很多孩子的情感是空洞的,对人类情感不敏感,或者,直接地,他已经被改造成为了一个情感虚假的人。


教育的本质可能依然没变,那就是千方百计地摧残孩子的本真,直到他们变得虚假和麻木,至少是变得人云亦云为止。


中戏影视编导专业的入学专业考试有一项是命题集体小品。有一次我就碰到这么一件事。




我们在杭州,一组考生抽到了小品题《音像店》。一个月之后,我们又在重庆招生,又有一组考生抽到了这题。令我们惊讶的是,不同城市的两组孩子,构思完全一致,惊人地一致。


一家音像店里,同时来了两个男青年,都想买周杰伦新出的专辑,但不巧,只剩最后一张。后进来一对母女,妈妈问有没有周杰伦的新专辑,老板说抱歉没有了,女儿一听就哭了。


母亲解释说,女儿眼盲但热爱音乐,已经看过无数的音像店了都缺货,女儿很失望。两名男青年一听,抢着买下专辑送给小女孩,老板一拍桌子:我免费送给这位小姑娘!最后,母女两人拿着这张CD千恩万谢而去。


价值观是多么正确啊!可是这样的构思……算了,我不评价了,又想骂脏话了,还是忍忍。




好吧,我还是转入正题吧。我觉得这是近一年来我看到过的最好的一篇文章。全文如下:


阿爹还没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就都不怕了。


我心里一热,眼泪马上就要下来了,它真切,发自肺腑,情深意重,而且,它很朴素。文章要能写到朴素,同时还能言之有物,是不容易的。


在这篇文章的末尾,却有个注:老师没给任何评语,只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叉。




说到影评,也是一样。


我特别喜欢话糙理不糙的文字,特别讨厌咬文嚼字、大量堆砌专业术语,最后却啥都没说到点上。而后者却是大量充斥于各类专业影视评论杂志和招生考试中,最大的特征就是说了半天,我们还是搞不明白:您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啊?


影评的高低好坏,在于评论者看问题的准确和深入与否,真的不在于您用了多少专业术语。化繁为简,这是本事,需要很深的功夫,需要锐利的眼光。化简为繁,这是愚钝,只需要学点中学作文的格式,胡乱抄几个或者索性生造几个狗屁不通的词汇就行。


我参加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新闻发布会,作为中戏代表说了这么一些话:


我很少看故作专业的影评了,我更宁愿看一些只言片语,因为我在后者那里能看到作者对电影的爱,而在前者那里,我往往更多地看到的是对更高学位的爱,对更高地位的爱了。真的,我真是烦透了那些说了半天等于啥都没说的影评了!




相关阅读

我有艺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4008-776-226

工作日10:00 - 18:00

扫码下载App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