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简章 艺考头条 手机版

角色难,不会演、不会分析?

作者: 艺小队     发布时间:2016-11-02     阅读数:3898

201610291477670733631090.jpg







前言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和角色认识的时刻可以比作未来恋人或夫妻的初次见面”。但是,考生要想真正地理解与感觉到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单凭最初的印象,单凭直觉是绝对不够的。



考生在对于角色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还要深入一步去进行理性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弄清楚角色行动发展的线索

  把握角色的贯串行动与最高任务

  探寻角色的内外部性格特征

  认清角色在剧本中的地位与作用




  弄清楚角色行动发展的线索



方法考生要先找出戏剧在情节发展上的段落——单位。一个单位既可能是一个单一的镜头,也可能会包含一组镜头再从每一个单位中找到角色的主要的行动。这样,角色的主要行动与行动发展的线索就理清楚了。


案例《山道弯弯》,分析金竹这一角色。

1) 为了给二猛攒下风月家所要的钱,金竹自己拚命地干活,甚至无法去照顾欢欢。

单位命名:苦斗。(金竹的行动是洗衣、种田、养猪,为二猛的婚事攒钱)。

2) 金竹发现凤月已经决定离开二猛,金竹想到应该让二猛过得更好一,她作出决定:和二猛一起生活。

单位命名:最后的决定。(金竹的行动是决定与二猛一起生活)。


分析:金竹处处都在为别人考虑,而很少想到她自己。同时也就看到了金竹与二猛之间由叔嫂之情发展到爱恋之情这一情感上的历程。考生对于这一角色的内心世界就有了一个最基本,但也是最为可靠的理解。





  把握角色的贯串行动与最高任务



方法:在角色的行动发展的线索中,有一条主线。在这条主线之中存在着角色的一个意向,它驱使着角色所有的行动都朝向着一个目标奔去,即角色的贯串行动。


案例:《北京人在纽约》剧中的王起明,在剧中他是几起几伏,经历了事业上的成败,情感上的周折。


分析:王起明的所有的行动中,都存在着一个中国人要在纽约这个典型的西方城市里争得自己的生存空间和让人们承认他可以和那些美国人平起平坐,而绝不低人一等这样的意向。因此,王起明这个角色的贯串行动可以说是“为了在纽约争得生存的空间和人们对于自己的价值的承认” 。




  探寻角色的内外部性格特征



方法从剧本中去找出与角色过去的经历有关的事实,从这些事实中去发现角色的性格形成的原因。


案例:电视剧《上海屋檐下》中林志成这一角色。林志成是个诗人,和匡复曾经是非常要好的同学,匡复被捕入狱后,把自己的妻子杨彩玉和女儿葆珍托给他照顾,由于林志成在照顾彩玉母女的同时,对彩玉产生了感情,于是就和杨彩玉结了婚。


分析:当我们要去探寻林志成的思想逻辑时,就不能不了解他出身于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匡复入狱后,他是如何去帮助彩玉和葆珍,又是怎样和彩玉生活在一起了,等等。这样考生就能够比较具体地去感觉到角色思想逻辑的形成过程。




  认清角色在剧本中的地位与作用



方法:角色在剧本中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就是指这一个人物形象为什么要写到剧本里来。要考虑的正是考生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与剧本的主题思想有什么关系。


案例:电视剧《蹉跎岁月》年青人杜见春在逆境中应该怎样去对待人生,振作起来等问题。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是“岁月蹉跎,人非蹉跎” 。


分析:杜见春这个历经了人生坎坷,但最终仍然能够奋起,直面人生的年青人的形象,来表现他所想要表现的“岁月蹉跎志犹存” 的主题思想。因此,考生也就可以看到了这个人物形象在剧本中存在的思想意义。




相关阅读

我有艺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4008-776-226

工作日10:00 - 18:00

扫码下载App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