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简章 艺考头条 手机版

一战上岸北电制片,从印象电影节走出的黑马势不可挡!

作者: 杭州印象艺术教育     发布时间:2021-08-12     阅读数:732



2021届浙江省编导统考全省第五,一心想冲刺中国传媒大学最后却一不小心考上了隔壁的北京电影学院。

这颗从印象学生电影节上冉冉升起的新星,终于找到了她归宿的星球,她就是第八届印象电影节上获奖作品《今天的我在昨夜死去》的导演、编剧兼剪辑——蓝晓雨。

点击查看师姐往期经验分享:学姐经验分享 | 虽然熬过夜流过泪,但还是想笑着大喊一声:值了!


导演作品  《今天的我在昨夜死去》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艺考这事儿,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撰文 / 蓝晓雨   


朋友们好啊,我是蓝晓雨,即将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制片与市场)方向。在这里就再给大家分享一些学习编导的小tips吧,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 关于阅片量 #

编导学得好,阅片少不了。阅片量这个东西,虽然说也不是没有你就寸步难行,但至少在学习上可能会有一些小困难。比如平时在讲片例的时候,如果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就会有些尴尬,更何况是在考场上。

特别是像浙江传媒学院某些专业的考试内容就是剧照辨认,所以说一些基础阅片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 观片笔记 #

同时,看片子也不是盲目的过剧情,这样不如去看影片梗概来的更快。我们此时是作为编导生而不是普通观众来看待一部片子,所以适当的观片笔记也是需要的,比如最基础的导演、演员之类的信息,电影中特殊的镜头和调度或者其他一些引起你注意的东西都可以被记录下来。

前期可以先做这样的一个刻意练习去形成习惯,到后期看片子的时候,其实一些触动你的东西或者说你认为好的东西你会不由自主地记录下来,这会成为一个自然的过程。


# 时刻保持学习的感受力 #

其实我们现在阶段的学习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向前跨的过程。包括我们的创作一开始也是模仿大师的一个过程,多看电影,多去注意影片中一些大师的调度和镜头运用以及戏剧冲突等等,合理地运用到我们的故事、短片或者是其他的作品上,这也是一种学习。

另外,现阶段阅片量少的同学也不要太过焦虑啦!因为我开始学习编导的时候,也就是前年暑假,阅片量几乎为0,看过的电影十个手指头能数的出来(……),现在也依旧在补片漫漫路上。

一切都是来得及的!除此之外,也可以多关注传媒行业动态,时刻保持感受力和媒体人的思维。


# 印象电影节 #

学习的时候要尽量参与到创作活动中去,不要让自己的创作灵感溜走。印象每年在暑假和考前都会举办电影节,同时还有戏剧节等等,这些都是能够进行创作和锻炼能力的平台。

另外,其实这些实践活动的结果不重要,你最终的作品也不是那么重要,其实最重要的是你参与实践的过程以及你在这其中获得的经验。

比如我在拍摄短片《今天的我在昨夜死去》的时候,最惨痛的教训就是没有做好十足的准备工作。首先就是我们在拍摄之前并没有完备的计划,于是就出现了一条镜头拍了二十几次的情况……


其次,主创团队内部也没有做好沟通,这就导致了主创团队在片场仍然在讨论镜头的拍法和调度等等……这诸多的经验和教训也只有当你切身地去实际操作之后才能够深刻领悟到。

因此,抓住每一个进行创作的机会和自我表达的机会,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经历。


# 校考经验 · 笔试篇 #

经历了校考之后,我也说一些自己在校考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吧。

关于笔试,我们可以在回到学校之后抽出午休的十几二十分钟读一读短篇小说集,经典的像《欧·亨利短篇小说集》《莫泊桑短篇小说集》《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这些都是不错的短篇小说集。

道理是同样的,我们在考场写作的时候,当然不是全然裸考,肯定是自己脑子里有一定的知识存储。

如果在考场上拿到题目脑子里一片空白,先不要慌张,我们可以先回忆自己读过的相似的小说和其他文章,适当地借鉴当中的一些情节或者说是人物,加以改编,适当自主发挥,这样也可以创作出一篇较好的故事。



# 校考经验 · 面试篇 #

关于面试,一个就是要自信,把你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考官老师。我所说的最好的一面,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是“积极阳光正能量”,这样的考生也不是批发的,最重要的是keep real,保持一个真诚的态度,不要过于浮夸自满也不要过于自卑自谦。

最忌讳的就是所谓的“凹人设”,强行把一个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人设加给自己,这样的做法是很容易在考官的追问之下翻车的。

所以,你是你自己,永远不要为了迎合考官而改变自己。很多同学会问,“xx学校的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其实面试问题的症结并不在此,我们并不需要知道xx学校喜欢什么样的学生,而是要问问自己如何让老师喜欢上你。



# 平衡文化课和专业课  #

接下来,在艺考学习一个永恒的话题就是平衡文化课和专业课。作为编导生,文化课也是学习的重中之重。在平衡文化课和专业课上,我的办法就是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曾经我也是专业集训带上曲一线和王后雄的猛人,但是我不负众望地原封不动把他们带回了文化课学校哈哈哈哈哈。

所以,暑期和考前集训的时候就好好一心一意地去学好专业课,回到文化课学校在每周适当复习专业课的基础上(比如翻看在学习专业课时记录的笔记,看一部电影等)将重心放在文化课上。

在这里推荐一个统考后冲刺首考的一个比较有可行性的方案,就是在统考后回学校先放下语文和数学这两门科目,在这两门科目的课上选择自修,自主复习英语和七选三,把重心先放到这四门科目上,不要一上来先当六边形战士。



# 志愿填报 #


最后再唠叨两句关于报考的问题吧。划重点,录取拿证群里的分数永远不要信!!不要信!!不要信!!不信谣,不传谣,从我做起!!

今年北电制片的拿证群里前五十名人均1.0往上,更有甚者达到1.35(换算到浙江省得要795分…很好…),导致群里每个人每天都很恐慌,甚至有一本线的同学也有点摇摆。

最后分数出来0.994,冒险报了的人皆大欢喜,但我也相信肯定也会有人会因为被拿证群里的分数吓到而畏葸不前导致痛失机会。所以我们报考时根据的数据,一定是学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这些数据在官网上基本每年都有公布。

好啦,差不多就写到这儿了,艺考这件事儿,永远是“自个儿成全自个儿”。加油啦朋友们!

# 印象电影节 #


印象电影节在过去的8届比赛中,获奖学员已有31位拿到四大名校的合格证,录取到传媒艺术院校的更是不计其数,这恰恰符合了高校编导考官近些年提倡的去培训班化的考试方向,取得了应试上的惊人成功。

我们一如既往地期待这些对艺术怀揣赤忱的年轻人能够再创佳绩,以这样的方式回应艺术创作的初心,励志精进,砥砺前行。

与此同时,印象电影节的影响逐渐从艺考届到被更多人关注,不少获奖学员通过这个平台走向更高领奖台,获得更多的实践机遇——

第一届最佳剪辑奖的李柯靓(现就读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在华语纪录片领域最著名的创投提案大会,以私电影《生死一课》入选,2020年该片再次入选第11届CNEX华人纪录片提案大会(2020 CCDF-11)


第一届最佳影片获得者姜吉,浙江传媒学院毕业后考入每年全球限招40人的巴黎美术学院深造


第二届最佳导演奖,第三届最佳影片奖获得学员张晓涵,本科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现在美国纽约电影学院继续学习探究电影之路,拍摄作品《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获得美国洛杉矶短片独立电影节七项提名破影展记录


第二届电影节最佳剪辑获得学员张子宇如今已是著名文化访谈栏目《十三邀》的导演之一


第三届电影节最佳导演樊文婷获得金荷奖“一种未来”单元最高/唯一奖项并获得赴德国游学机会


第七届最佳摄影王书豪获得第五届“青春影像”全国大中学生原创视频作品大赛二等奖


第八届最佳女主角剧组导演蓝晓雨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制片与市场)专业。


第八届最佳剪辑剧组摄影孙楚楚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摄影专业。


印象电影节,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电影节,但那些饱含深情的影像和无畏的创作精神,已经成为了变革时代中的永恒。





以上活动均可通过下列方式报名预约~

1、点击下方【立即报名】填写信息,即可获得入场券哦~

2、前往杭州印象教育亲身体验。


[1]传媒学院地址:

杭州市滨江区东信大道388号君景庭商业街430-2楼&3楼


[2]音表学院地址:

杭州市滨江区东信大道66号东方通讯科技园5号楼4楼东侧




立即报名

相关阅读

我有艺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看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4008-776-226

工作日10:00 - 18:00

扫码下载App

官方微信